关于张姓的起源,其源流脉络清晰可循。张姓的得姓始祖是张挥,他被誉为天禄,是青阳,并且是弓矢的发明者。据传,黄帝赐予他“张”姓,并封地于清河。张挥的墓地位于帝丘,即现今的河南濮阳。
青阳又被称为清阳,其位置在河北清河县东面。民间广泛流传着“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这体现了张姓族群的根脉所在。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对“张”字进行了解释,即“张,施弓弦也”。战国时期燕下都遗址出土的青铜“张”戈等文物,向我们展示了“张”姓更丰富的内涵。
下图所示——
▲张字的本义:弓弦藏锋露利。当箭支后,绷紧的弓弦会急势反弹,若不慎可能会割伤手指。
▲早在商代就出现了用于射箭时保护手指的“韘(shè)”。射箭时,将扳指戴在勾弦手指上,可以有效防止手指受伤。
▲关于“韘”的示意图,它也被称为“扳指”。这表明弓弦不仅有张力,还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学问。
▲在《新金文编》中,“弓”与“張”的记录,从战国金文到许慎小篆,其根本含义并未改变。这体现了汉字的稳定性和传承性。
张姓氏族最初的活动地点是在尹城青阳,古址大约位于今天的河南濮阳和河北清河一带。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周宣王时期,张姓的踪迹出现在了陕西地区。西周青铜器皿上铭刻的张伯、张仲,作为当时的贵族,为西周的中兴贡献了力量。
——穿越千年的时光长河——
对于汉字的研究,《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新华字典》等工具书都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字海》、《大字典》、《中文大辞典》等书籍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汉字知识和文化内涵。
如需深入探索汉字的源流和字义,《字源》、《汉字字源》等书籍也是值得一读的。而《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经典著作则为我们揭示了汉字的构造和演变过程。
古文字的研究资料丰富多样,如《古文字类编》、《甲骨文》、《金文编字典》等,这些书籍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汉字形义的重要线索。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珍视和传承汉字文化,让其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