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中紧凑型轿车战场乃群雄逐鹿之地,内里细分市场异彩纷呈。这其中,主打舒适出行的集团以轩逸、朗逸、卡罗拉等车型为代表,而侧重运动性能的分支则以本田思域、马自达昂克赛拉、现代菲斯塔等车型为主力。随着汽车市场的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为了迎合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推出了自家旗下的运动型轿车。
其中,名爵6的异军突起显得尤为引人注目。由于上汽集团精准的市场营销策略,这款车从亮相到上市一直受到网络上广泛的讨论。
名爵6在网络上的热议之下迅速走红。在2017年底上市后不久,销量便突破了万辆大关。对于一款自主品牌的车而言,虽然历史不算久远,定价也不算便宜,但能有如此表现仍值得赞赏。
市场的风云变幻无常,名爵6的表现逐渐由盛转衰。自2019年起,名爵6的月均销量从原来的八千辆水准断崖式下跌至四千辆左右。即使终端采取多种优惠措施和丰富的购车补贴,这种下跌的趋势仍未能得到有效遏制。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名爵6如此差强人意的市场表现呢?
过渡包装引起反感。
熟悉汽车历史的人都知道,名爵曾经属于英国汽车品牌。虽然曾有过辉煌的时期,但最终因各种经营难题和公司战略失误,于2005年被南汽收购。此后,在2007年上汽集团对南汽的全面收编中,MG名爵成为上汽旗下的品牌。尽管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但名爵的英伦血统已逐渐淡化。为了榨取剩余的品牌价值,上汽在各类车展和新车宣传中仍将其包装成英国品牌。
尽管起初这种策略能暂时欺骗一些消费者,但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这种包装早已被消费者识破。事实上,名爵已经是一个自主品牌,但其仍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之中。这种自我陶醉的态度不仅令消费者感到不适和反感。
产品质量问题亦不可忽视。
除了营销层面的成功外,产品自身的实力同样重要。如果营销口号与实际产品不符,那么负面效果会迅速显现,导致销量下滑更快。而名爵6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根据多位车主的使用反馈和车质网的数据显示,名爵6搭载的1.5T+7速双离合变速箱动力组合存在较多稳定性问题。
具体来说,问题主要集中在变速箱异响顿挫、发动机故障灯亮以及门延迟等方面。尤其是变速箱顿挫问题占据了大量投诉案例。即使是德国大众在双离合技术上也有过坎坷历程,直到近几年才逐渐改善。而名爵6为了追求出色的加速能力,工程师将双离合变速箱的换挡逻辑设定得较为激进。
这导致在拥堵的城市路段中频繁升降档位时产生明显的顿挫感。这种顿挫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
在售后方面也存在问题。
在车质网上,名爵6频繁出现售后承诺不兑现、态度恶劣、推脱责任等问题。在同质化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要想脱颖而出除了产品实力外还需在售前与售后服务上下功夫树立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然而名爵卖车后即翻脸不认人的态度极大伤害了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度对销量造成了长期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