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学技法集锦
篆书基础:婉通流丽的艺术
篆书,其书写有着独特的美学要求。上期我们回顾了篆书的基本特点,本期我们将深入探讨篆书的基本笔画与部首的写法。
篆书的基本笔画
前辈们为了方便初学者的学习,提炼出了一笔至四笔的篆书最基础字形,这些字形涵盖了篆书的曲直方圆各种线条,打下了篆书学习的基础。
部首的学习重要性
学习篆书,部首的练习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部首,作为汉字的“字根”,是构成汉字的最基本单位。多数字根都充当了部首的角色。同一个部首的字,其意义往往源于同一根源。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其字形与字义有着紧密的关联。
我们的先民在造字时,常常以各部位为字形和字义的依据,这些部首大多形象生动,准确描绘了事物的形态或行为。例如,以“人”为部首的字可以表示人的各种行为;而另一些部首则可以表示人的类别或德行。
部首的古今变化
随着时代的演变,部首的分类方法也在不断变化。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开创了部首排列法,将九千多个汉字进行了科学的分类。而后续的字典、辞书为了检字方便,将部首进行了简化。值得注意的是,后世的部首不一定是该字的表意部分,而是以自然结构外形独立并为其他字所共有的部分为部首。
临习篆书名家的作品
庵的《说文部目》是学习篆书的良好范本。其继承了秦篆的玉箸风格,又受到了邓石如、吴让之的影响,笔画匀整中寓变化之美,更显得疏密相生,生动。通过临习此书,可以增强识篆能力,掌握部首的写法,更有效率地认识更多的篆书。
提及邓石如的小篆,堪称一绝。他的小篆以斯、冰为师,结体略长,同时创造性地糅合隶书笔法,用笔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方式。特别是他晚年的篆书作品,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了不朽贡献。
拓展学习:更多实用书学技法
除了基础的学习外,我们还推荐关注【华文众合】,这里汇集了众多书法大家的实用书学技法,为您的书学之路提供更多帮助与指导。
参考资料:
方鸣所著《书法大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