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取蛙声一片全诗(七绝·咏蛙)

2025-02-0406:57:26常识分享0

何处最动人心弦?莫过于黄昏烟雨与蛙声交织的时刻。

当一卷充满古色古香的唐诗宋词被翻开,那诗意迷人的蛙鸣仿佛穿越了美丽的词句,如歌如诉,如鼓点般敲击着心灵。这声音时远时近,此起彼伏,让人仿佛置身于荷塘旁,沉浸在一种“静听蛙声话禅意”的宁静之中。

蛙声是一段纯净的乡愁,清脆悠扬,即使千百次聆听,也丝毫不觉厌倦。唐代韩愈曾在《盆池春趣》中写道:“夜阑蛙声鸣彻晓,恰似方寸之间垂钓乐。”宋代杨万里也有诗描绘:“静谧青塘无人烟,唯闻蛙声伴紫蚓。”而贾弇在《盛夏》中形象地描绘了夏日蛙声如管弦乐般的美妙:“蜃气筑起楼阁幻影,蛙声演绎管弦之音。”

不仅如此,宋代胡宿同样以蛙声作比管弦之乐,他在《涟漪亭赋》中言:“若想重现山阴之杯流盛景,便需让蛙声成为席间管弦。”唐代吴融却持有不同看法。他在《蛙声夜思》中写道:“稚圭的鉴赏力尚未精通,将蛙声与鼓吹相提并论。在月明人静的夜晚,蛙声胜过天籁与松风。”

漫步于诗词的林海之中,文人墨客们对蛙鸣情有独钟,留下了无数传世之作。如赵师秀的《约客逢雨》所述:“黄梅时节家家被细雨笼罩,青草池塘处处有蛙鸣。客人未至夜已深,闲来无事敲棋子落灯花。”这雨声、蛙声共同映衬出乡村夏夜的宁静,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落寞的心情。

在唐诗宋词的熏陶下,蛙鸣之声仿佛带着一缕淡淡的乡愁,令人怀念不已。无需刻意回忆,那份乡情自然涌上心头。正如戴复古在《田家夜宿》中所言:“身在喧嚣的蛙声中入睡,心随化蝶之梦归去。”这蛙声中的“乱”字,将嘈杂喧闹的蛙声描绘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久游思归的羁旅之情。

农人们视青蛙为守护田间的勇士,而蛙声则被视为丰收的预兆。薄暮时分蛙声不息直至拂晓,预示着今年稻谷的丰收。“水旱卜蛙声”是农家的传统卜测方式,“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场景中,农人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和怡然自得的心情。

在这诗意的田园画卷中,我们不仅听到了自然的和谐之音,更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