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悄然而至。
作为大地的瑰宝,长城见证了千年的历史变迁。
自1987年起,它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成为世界十大文化遗产之一。
如同一部浩瀚的史书,每当我们细细品味,都能从长城之中领略到深沉、壮阔和坚韧的内涵。
它不仅仅包含了历史的长河、地理的壮丽、文化的灿烂、建筑的巧妙,还传递着古人的智慧与汗水。
让我们一起探寻这座千年古迹的无数小秘密。
关于长城的深度探索
长城的长度究竟如何丈量?
作为“古代第一军事工程”,长城跨越了河北、北京等15个省、市、区,其长度之巨,前所未有。
根据2012年的调查统计,境内历代长城总长度达到了惊人的21196.18千米。这个数字或许在未来还会增加,形象地说,如果要在南极和北极之间砌一堵墙,长城的长度足以让它再长一点。
明长城的起点与终点
长城的建设始于周朝,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连成万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更是将长城修筑得更加宏伟。此后,汉、明两代也对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与扩建。
如今保存最为完好的明长城位于辽宁虎山至甘肃嘉峪关之间。经过多年的考古研究与学界探讨,此段明长城被认为是明代万里长城的一部分。
万里长城的关隘数不清
“故关何处是,归路碧云深。”万里长城上究竟有多少关隘呢?
山、黄崖关、居庸关……共十三处关隘。你是否已数清了呢?
风雨兼程的长城如何应对排水问题?
长城的排水系统堪称“智慧”。其主体建筑设有排水沟、挡水砖、吐水嘴等设施,确保了千年受住了雨水不断侵蚀冲刷的考验。
在长城与河道的交汇处,还建有名为“水关”的建筑,用于控制水量。其中,九门口长城的水关、八达岭水关长城的水关等都是较为著名的存在。
长城是历史的烙印,是文明的印记。它凝练了坚韧与,历经千年流转。
此时的长城内外,青草摇曳,山花烂漫,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赠你一份长城春日限定的美景壁纸,愿山花的绚烂与长城的雄伟交相辉映,为你展现出一幅奇妙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