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的浩瀚宇宙中,我们今天来聚焦于那些助解我们语句之意的标点符号。特别地,我们将深入探讨第二类——那些用于解释说明的标点:冒号(:)和破折号(——)。
那么,这些标点符号在我们的日常阅读和写作中如何发挥作用呢?记住,当你在阅读时遇到冒号或破折号,那么重点信息往往就隐藏在这些标点符号的后面。让我们通过一些实例来感受一下这类标点的使用方法。
例1: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既要激励学生,也要——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该如何应对?“前浪”切勿过早停止脚步,还需继续向前追赶。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填空部分:
A. 表扬
B. 表彰
C. 鞭策
D. 警醒
【解析】: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空格后出现了破折号。我们应重点关注破折号后的内容:“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怎么办?‘前浪’不该过早停下脚步,还得尽量往前赶。”这些内容明显提示我们应选择“警醒”。
通过这个小练习,大家应该对解释说明的标点符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两道真题来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
2020国考真题:
伴随衰老,人的记忆力会出现明显的衰退。近期,《自然》子刊《自然·科学》杂志为我们揭示了潜在的解决方案。其方法看似异常:大脑。这并非是“网瘾中心”那种野蛮的方式,而是一项精心设计的实验,揭示了脑电波变化与因衰老导致的记忆衰退之间的紧密联系。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填空部分:
A. 危险
B. 简单
C. 粗暴
D. 直接
【解析】:首先观察第一空后的冒号,重点信息应在其后。考虑到冒号后的“大脑”这一做法,可排除与文意不符的“简单”和“直接”,再对比“危险”与“粗暴”,结合文意,“危险”更符合语境。
2017江苏真题:
统计学家告诉我们,购买一张正好中大奖的概率——比如说,英国的中奖概率大约只有1400万分之一,相当于连续投掷24次全是正面朝上,这一概率远低于被陨石砸中的可能性。
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填空部分:
A. 微不足道
B. 绝无仅有
C. 不可多得
D. 微乎其微
【解析】:观察第一空后的破折号,内容为中奖概率的描述。考虑到破折号用于解释说明,因此横线处应填入表示概率极小的成语。通过对比四个选项,只有D选项“微乎其微”符合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