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的故事传说
你是否听说过《聊斋志异》这部经典之作?即便未曾涉猎,想必你也对其有所耳闻。若你未曾读过,那么让我为你讲述其中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崂山道士的传奇。
在县里,有一位王姓书生,排行第七,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他对道术便怀有浓厚的兴趣。听闻崂山上仙人众多,道术神奇,他便背起行囊,踏上了寻仙访道的旅程。
王七登上一座山峰的顶端,偶然发现了一座隐匿于云雾之中的道观。他与一位道士交谈甚欢,表达了希望拜师学艺的强烈愿望。虽然道士担心他难以承受修行的艰辛,但王七坚定表示自己能够吃苦耐劳。于是,道士收他为徒,开始了他的修行之旅。
次日凌晨,道士交给王七一把斧头,让他随同道童们一同砍柴。王七恭顺地接受了这一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手脚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体力的消耗和劳作的艰辛让他产生了回家的念头。在一次道术展示的宴会上,王七亲眼目睹了师兄们施展法术的神奇场面,心中充满了惊奇与羡慕,回家的念头便烟消云散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七继续过着枯燥的砍柴生活。他内心的不满与日俱增,认为道士只让他劳作却不传授法术。终于,他忍不住向道士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期望。道士深知他的心思,便同意教他一些道术。其中,最为神奇的就是穿墙之术。王七学会后,心中欣喜不已。
在离别的前夜,道士语重心长地告诫王七:“回去后要洁持自爱,否则法术将不灵验。”随后,他给予了王七一些路费,将他送下山去。
回到家中,王七向妻子炫耀自己的神奇法术。当他施展穿墙之术时,却被坚固的墙壁反弹回来,摔倒在地。妻子见状嘲笑他,王七又羞又恼,心中对老道士充满了怨念。
崂山道士的故事寓意深远:一是在告诉我们,无论学习何种技能或知识,都需要静下心来,以谦虚好学的态度去对待,方能有所成就;二是提醒我们,学习法术或技能的目的与态度要端正。若只是为了虚荣而学,无法领悟心法的内在奥妙,最终将无法运用和驾驭术法。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生活中的其他技能和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