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到高温融雪的影响,新疆尔区阿克苏河支流出现了小幅超警的洪水情况。
目前,洪水已经退至以下。在夏汛期间,除了洪水,高山区还需特别防范另一种潜在的风险。
那就是随着融雪融冰的加速,可能会形成的冰川堰塞湖。
那么,什么是冰川堰塞湖?它可能带来哪些危害?又该如何防范呢?
堰塞湖是河道或凹地因某些原因堵塞后蓄水所形成的湖泊。它有多种类型,如堰塞湖、山崩堰塞湖、熔岩堰塞湖以及冰碛堰塞湖等。其中,冰碛堰塞湖也常被称为冰川堰塞湖。
我国是拥有中、低纬度带上最大冰川的。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我国的冰川普遍呈现加速消融的趋势。在像新疆尔区和西藏区这样的地区,冰川消退已形成了许多冰碛堰塞湖。有的地方甚至因此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新疆博格达峰北坡的天池和西藏的色林错。
除了这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外,我国的黄河、黑龙江、松花江等河流也容易形成冰碛堰塞湖。尤其在冬春季节,黄河等河流在多湾多滩的河段以及上下游气温差异较大的河段,容易发生冰凌插塞堆积现象,严重时便形成冰碛堰塞湖。
虽然并非所有的冰碛堰塞湖都像色林错那样美丽宁静,但随着气候变暖以及人类活动逐渐向高海拔地区扩展,冰碛堰塞湖溃决的危害也日益严重。一旦气温升高或遭遇、冰崩等情况,堰塞湖溃决后将对下游的居民点和基础设施造成巨大影响。
以2013年7月5日发生在西藏区嘉黎县忠玉乡的冰湖溃决为例,这是我国境内近年来一次造员失踪的冰湖溃决洪水灾害事件。
冰碛堰塞湖的溃坝过程主要分为漫溢型和管涌型,其中漫溢型溃决是主要类型。当漫顶水流出现在冰碛堰塞湖的溢出口并不断下切侵蚀溢出口时,若侵蚀超过一定阈值,冰湖便可能发生溃决,形成洪水。水位超过溃决临界水深高度时,便具备了冲刷下切侵蚀冰湖溢出口的能力。
面对冰川堰塞湖溃坝可能带来的危害,水利等相关部门在加强预警防范能力的也积极探索相关的应急处置办法。
一是可以在堰塞湖岸开挖溢洪道或明渠,这是处理堰塞湖的常用方法。二是可以在堰塞体上开挖泄水槽,以解除堰塞湖对下游的威胁。三是利用虹吸管袋湖水,这种方式既节省人力物力,又能更有效、更快地处理堰塞湖问题。
在欣赏大自然千姿百态的我们也要时刻盯紧冰川堰塞湖的问题,做好安全度汛工作。
参考资料:《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冰川灾害》、《我国西藏地区冰湖溃决灾害综述》、《堰塞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