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历史长河中的朽人物
颜真卿,作为唐朝的杰出臣子和书法家,堪称历史上难得一见的立德、立功、立言朽的典范。
在道德修养方面,颜真卿恪守颜氏家训,展现出正直的品性、纯厚的德行。他不仅修身齐家,更对忠诚,对君王敬爱。在事业成就上,他为民造福,官声显赫,更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以精忠报国。在文化贡献方面,他不仅擅长诗文,还留下了《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等多部文集。后人给予他“文忠”的谥号,南宋高宗赵构更是御赐其庙额为“忠烈”,尊崇他为神明。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颜真卿在书法艺术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楷书四大家”之一,他所创的“颜体”楷书影响深远,被誉为书法的重要流派。其作品《祭侄文稿》更是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苏轼曾言及,认为颜真卿的书法成就使的书法艺术达到了巅峰。
颜真卿的书法不仅技巧,更蕴含了的端庄威严、刚强不屈的秉性。他的书法作品以生命精神诠释了书法美与人格美的完美结合。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他的高尚人格。欧阳修形容其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朱长文则称其发于笔翰,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临大节而不可夺。
颜真卿与德州有着不解之缘。德州对于他而言,不仅是一地之名,更是他书写人生辉煌的舞台。在此地,他任平原太守,书写了人生最为辉煌的篇章,实现了他的“朽”。尤其在抗击安史之乱中,他临危不惧、力挽狂澜,成为抵抗叛军的中坚力量,稳定了大唐的局势。
《资治通鉴》在讲述中唐历史时,虽未提及颜真卿的书法成就,但却重点描述了其忠君、保境的事迹。数百年后,文天祥途经德州时,写下诗篇回忆当年颜真卿的忠贞大勇,并表达了自己效仿先贤、宁死不屈的决心信念。
颜真卿之所以能成为后世士大夫的楷模、为官的标杆,源于他的忠君、保境的精神。而这一切中最具代表性的行动便是他在德州抗击安史之乱的壮烈举动。当问及颜真卿一生中的高光时刻在哪里出现时,答案便是那片他曾英勇抗敌的土地——今天的山东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