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间,你可知十二个月亦拥有众多雅致的别称吗?
古人们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每一个月份赋予了富有诗意的名字。无论是在古代的书画作品中,还是现代的文化交流里,书法家和画家在落款时,常会巧妙地运用这些月份的雅称。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探索这美妙的命名艺术吧!
一月——新春初见
一月又称作孟春、柳月、初春等,其雅称背后藏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梦梁录》中记载:“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秦朝时为避始皇之忌讳,“正”与嬴政的“政”谐音,故而把正月改称为端月。
二月——花信初放
二月的美称如仲春、卯月等,与春日的生机紧密相连。古人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来形容二月的景象,因此二月又被称为杏月。
三月——春意正浓
三月是春季的末尾,因此又被称为季春、桃月等。此时桃花盛开,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四月——夏初芳菲
四月的别称如孟夏、麦月等,体现了此时节的气候特点。此时麦子成熟,梅雨季节来临,因此又有了梅月的称呼。
五月——盛夏初见
五月是夏季的开始,因此又称为仲夏。此时蒲草生长旺盛,因此又有蒲月的称呼。
六月——荷风满塘
六月是最炎热的季节,但也是荷花盛开的时节。因此六月又被称为荷月或伏月。
七月——秋风初起
瓜果在此时开始成熟,“瓜月”这个别称便由此而来。七月又因兰花盛开而被称为兰秋或秋月。
八月——桂子飘香
八月是桂花盛开的季节,因此又有了桂月的美称。
九月——菊影斑驳
九月是秋季的末尾,此时菊花怒放,为秋天增添了活力,因此又被人们称为菊月。
十月至十二月——冬意渐浓
十月至十二月的别称体现了冬季的渐深与岁末的喜庆。每个月份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美称,如十月为孟冬、十月为寒月、十二月为腊月等。
通过这些雅致的别称,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每一个月份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与情感寄托。让我们在岁月的流转中,感受这些月份的美丽与诗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