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深邃的话语在人们之间流传:盛极之物未必能持久,少年得志未必是佳音。这句话引发了世人的诸多思考,历史上有“伤仲永”的遗憾,现代也不乏“天才少年”的新闻昙花一现。
对于人生的成长与成就,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一个人若想有所建树,不仅仅依赖于天赋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如何掌握人生的航向,如何在逆境中保持独立的思想,以及是否愿意动手动脑去实践。只有如此,方能迎来自己的春天。
比如民国的才子李叔同,他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前半生才华横溢,后半生选择出家为僧,法号弘一,将佛法发扬光大。弘一对于人生有着独特的见解,他曾提出三句箴言,令人深思。
凡事需以认真态度去对待方能见效,待人接物必须严肃方能成事,唯有全身心投入方能明确自己的志向。
除了自责,别无他法可胜人。
除了自强,别无他途可超越他人。
这些话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并全身心投入。做人要常自责反省,处世要有担当。若一个人身上能体现出这几点,即使年轻时未得志,到中年也有可能大器晚成。
正如《道德经》所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认真和严肃是做事的基础,而献身精神则是创造价值的动力。这里所说的“献身”,即是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投入事业中。
日本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全身心投入工作、付出超常努力是取得成果的关键。而那些稍作努力即期望获得巨大回报的人,往往难以取得大的突破。
自责是自我反省、自我责备的表现。曾国藩的成长历程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他年轻时曾鲁莽,但后来通过自我反省、写日记等方式不断进步和完善自己。他的反省不仅限于大事,连小事也一一记录在案。
曾国藩的坚持与努力使他后来在中如鱼得水,一路升迁至二品官阶。他创立湘军并所向披靡,晚年也得到了善终和尊崇。
自强是儒家所倡导的精神之一。有担当才能有作为,保持独立人格、遇事敢于承担是成事的前提。最后再品悟一下这三句话的深意:
对待任何事情不认真就不会有效果;待人接物不严肃就不能成就事情;不全身心投入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
除了自责之外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超越他人;除了自强之外没有其他途径可以超越他人。
将这三点体现于行动中的人往往能够取得成功。让我们铭记这些箴言并将其付诸实践,未来的道路将会越走越宽广。
此外推荐大家欣赏书法名家一痴老师和冯涛老师的真迹作品如《凡事不认真不收其效》等作品悬于家中或办公室作为座右铭以便时常品悟其中真意。
购买书法作品及实木框表等请点击此处进入购买页面...
愿这些箴言能够陪伴您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助您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