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参加哪些兴趣班?你的选择标准又是怎样的呢?
如今的孩子,报兴趣班已成为了一种趋势,尤其是在舞蹈、钢琴等艺术领域。但随其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所谓的“兴趣班鄙视链”。在孩子三岁左右,家长们就开始焦虑,不惜花费高昂的学费送孩子去各种兴趣班,希望孩子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在《老师请回答》节目中,我们见证了一个9岁女孩的全家总动员式学舞历程。女孩为了学舞蹈,不仅从幼儿园退学,还进行一对一的上课。父母为了她更是倾尽所有,爸爸放弃事业陪孩子在北京求学,妈妈则在异地工作,这样的付出不禁让人思考:这样的投入真的值得吗?
经过六年的学习和六百万元的投入,北舞的专业老师对女孩的评价却只停留在兴趣层面,未能达到专业要求。这引发了我们对教育方式和目标的反思。这位妈妈坚信孩子的天赋,甚至设定了考上北舞的目标,这种一味的投资和压力,可能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乐趣。
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成为像易烊千玺这样多才多艺的个例是少数。努力和吃苦固然重要,但天赋同样不可忽视。许多孩子在学艺术的过程中,可能因为缺乏天分而使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面对市面上的众多兴趣班,家长们需要保持冷静和辨别能力。不是所有的兴趣班都值得投资,有些可能是利用家长的焦虑心理收取智商税。在报兴趣班时,家长应该试听、广撒网,选择适合孩子的兴趣班。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发育情况来报班,避免过早或过度学习对孩子造成伤害。
选艺术类的课外班更要慎重,家长需要明确学习目的。如果只是将兴趣班作为孩子的兴趣爱好,那么就不必过于苛求,让孩子快乐地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决定让孩子走艺术道路,那么就需要考虑孩子的天分和经济实力是否能够支撑孩子的艺术梦想。
在安排孩子的兴趣班时,家长应合理规划时间和数量。过多的兴趣班会让孩子和家长都感到疲惫,容易半途而废。建议每周不要超过两个兴趣班,并留给孩子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李玫瑾老师建议选择兴趣班时一动一静相结合,让孩子的身体和大脑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学习。
我们的初衷是通过兴趣班让孩子感受生活之美、艺术之美,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家长应明确,兴趣班应该是一种美的教育、思想的引导,而不是孩子的负担。如果将兴趣班变成孩子的负担,那就违背了学习的初衷。
那么,你给孩子报了哪些兴趣班?你的选课标准又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与大家分享你的经验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