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商品(商品概念名词解释)

2025-02-0508:24:29综合资讯0

常用名称:商品流通效率指标,包括售罄率、存销比、库存周转率、盈亏平衡点以及适销率。

一、售罄率分析:

反映的是产品从到货中售出的正价比例,即产品售价情况以及市场接受度。售罄率直接体现产品的销售速度,也是衡量产品是否受欢迎的关键指标。应重点关注新货上市的售罄率,及时作出货品处理决策,以降低库存风险,加速资金流转。

公式简述:售罄率 = 正价销售量 / 到货量。备注:8折以上销售算作正价销售,售罄率计算周期通常为一周、一个月或一个季度。

售罄率与销售利润密切相关:

  • 售罄率低于60%,表示库存积压严重,需迅速出清/促销以盘活资金。
  • 售罄率高于80%,则说明进货量偏少,有脱销风险,影响销售利润最大化,需及时补货。

二、存销比:

该指标反映库存满足销售需求的时间段,表示单位销售额对应的库存倍数。存销比的高低直接关联到资金使用效率。

公式:存销比 = (月初库存金额 + 月末库存金额) / 2 / 实际销售额。

存销比过高提示库存总量或结构需调整,资金效率有待提升;存销比过低则暗示库存不足,需优化进货策略以最大化生意成效。

三、库存周转率:

该指标用于衡量和评价货品在一定时间内的周转速度,是商品管理绩效的重要指标。

公式:库存周转率 = 销售实际金额(自营+批发) / 平均实际库存金额。其中,平均实际库存金额 = (期初实际库存金额 + 期末实际库存金额) / 2。存货周转天数可通过限定天数除以存货周转次数计算得出。

库存周转率越高,商品流通速度越快,存货转化为现金的速度也越快;反之则慢。无绝对评价标准,通常同行业对比、企业与往年同期对比及对商品管理人员绩效评估时作为重点评价内容。

四、盈亏平衡点(盈亏临界点):

指全部销售收入与全部成本相等时的销售量或金额。当销售收入高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盈利;反之则亏损。

公式:盈亏平衡点 = 固定成本 / 毛利率。毛利率为毛利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毛利则是收入与对应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合理控制成本及提高毛利率是实现盈利的关键。

五、适销率:

指在特定时间内(如一季或一年)分公司所进商品中适销的商品比例。适销率越高,说明商品越能满足市场需求,盈利能力越强;反之则说明需调整进货策略以降低库存风险。

公式:适销率 = 销售数 / 进货数。此指标用于衡量和评价分公司所进商品的市场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