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养老金标准 什么叫基本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

2025-02-0509:27:10常识分享0

随着季节的交替,六月中旬,市人力社保局发布了一个重要公告,揭示了本市2021年社会保障待遇标准的集中调整情况。这其中涵盖了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等待遇的调整。对于一些参保人员来说,可能对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这两个概念尚存疑惑,不清楚自己属于哪种保险类型。下面,让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

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的差异

参保对象有所不同。基本养老保险主要针对的是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和与之有劳动关系的城镇职工,以及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而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者则必须是具有本市户籍、年龄达到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且未参与本市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

两者的缴费方式和标准存在差异。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通常是按照个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按月缴纳。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则允许参保人员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在每年公布的最低与最高缴费标准之间自由选择,并按照年度进行缴费。

两者的待遇享受也有所不同。无论是哪种养老保险,其养老待遇的计算都较为复杂,最终领取的数额与工资水平、缴费金额、缴费年限和利率等多个因素相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的标准全市统一,而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根据参保人历年缴纳的保险费及利息,按照确定的计发月数计算得出。

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起源

在2009年,本市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农保)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这一制度将本市除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老年保障制度、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以外的所有城乡居民(男性60周岁以下,女性55周岁以下)纳入其中。当时,对于已超过参保年龄且未享受社会养老保障待遇的城乡老年居民,开始发放福利养老金,月标准定为200元。

3. 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现状

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末,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了200.41万人,其中已有92.59万人开始领取相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