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善良的涵义
对于“善良”的解释,辞典里有着这样的描述:和善,心地好。善良之人,即指那些和善而不怀恶意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善意已经是非常难得的品质了。
最为善良的人,即使自身境遇不佳,依旧对他人心存善念。
如果你对善良的诠释感到迷茫,那么请一读《唐诗三百首》中这首饱含善良之心的诗。
赠内人
唐·张祜
宫禁之门,月痕随夜移过,宫女眼中只关注着宿在鹭窠的鸟儿。
灯影旁,斜拔玉钗的宫女拨开红焰,拯救了将要被焚的飞蛾。
诗中的“内人”是谁?
在唐代,被选入宜春院的歌舞伎被称为“内人”,她们的生活与外界隔绝,被剥夺了自由与幸福。
孤独的宫女与她的善良
夜深了,一位宫女因无法入眠而独自思考。她眼中的鸳鸯鸟引发了她对自由的渴望。
忽见飞蛾扑火将,她拔下玉钗,毫不犹豫地救下了飞蛾。
她用自己的善举展示出内心深处对自由的向往。
那被救的飞蛾,又何尝不是宫女心中渴望自由的象征呢?
唐代诗人的善良之心
雍陶与友人府的交往中,写下了《和府怀旧山》一诗。
陶渊明曾隐居山林,自号五柳先生。雍陶将友人比作陶渊明,诗中表达了友人回归自然的渴望。
他也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情怀,恰逢秋日夜晚,见月而思归。他想起笼中的白鹇鸟也向往自然,便打开笼子放其归去。
这不仅是诗人的善举,更是他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温柔的人心
人们变得温柔,或许是因为他们经历过风雨后,更懂得珍惜和守护。
杜甫在成都定居后虽居所简陋,但他的心愿是希望天下寒士都能安居乐业。
他深知淋雨之苦、居无定所之苦,因此期盼其他士子不再受此之苦。
杜甫的高尚人品使他被誉为“诗圣”,他的善良之心为世人所传颂。
善良的力量
那些曾被善良浇灌过的人,往往更懂得将这份善良传递下去。
宫女的善举、雍陶的放生、杜甫的愿望,都是善良之心的体现。
我们应当心怀善良,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因为这个世界因为有你我他的善良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