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景色千变万化,诗人们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流传久远的诗篇。漫步于竹林溪畔,徜徉在花丛草间,寻常之物在才子眼中皆能焕发新的生机。
唐代大诗人杜甫,一日在草堂中独酌,一抹落日映照帘钩,使他放下酒杯,走到窗前欣赏绚烂春景,并因此赋诗抒怀。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杜甫的《落日》,其首句构思精妙,景与意会,值得品鉴。
《落日》
唐 杜甫
夕阳悬帘钩,幽然春色满溪流。
花香绕岸园,篝火映舟滩。
鸟雀争枝闹,飞虫院中舞。
浊酒忘忧事,一饮散千愁。
杜甫晚年因战乱流寓巴蜀,生活漂泊无定。虽得友人资助,暂居草堂,然恩公严武离世后,他又陷入困境。
此诗作于杜甫花甲之年,描绘了春日傍晚的景色。站在溪边的院子里,他心绪放松。夕阳西下,彩霞满天,杜甫心生激动,遂手捻长须,吟咏出此佳作。
诗篇开篇点明时间和地点,“夕阳悬帘钩,幽然春色现。”描述了诗人隔窗观景,落日仿佛悬于窗帘之上,而田间农人正忙碌于春事。岁月更替,一日之计在于晨,而傍晚时分的辛勤劳作也别有一番风味。
接着诗人描绘了溪边的景象。园圃鲜花绿草繁茂,晚霞余晖下显得分外。乡人或砍柴或做饭,渔船停泊在沙滩上。爨(cuàn),指烧火煮饭之处。
一个“缘”字展现出溪边春意盎然、百花争艳的景象;一个“倚”字描绘了滩涂上停泊的渔船和夜幕的降临,说明大家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正陆续回家。温馨的画面油然而生。
经历多年战乱后,农户们终于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杜甫对此感到欣慰不已。笔下诗句也显得更加灵动活泼。
颈联描写了小动物的活动,“鸟雀争枝嬉戏般闹腾、院中飞虫轻舞”。雀鸟在树枝上欢快地跳跃嬉戏、不时发出欢快的鸣;而院中飞虫则在四周游荡着。这种生动活泼的场景反衬出杜甫当时愉悦的心境。
诗中的啅(zhuó)字指鸟儿发出的聒噪声音。太阳即将落山时这些鸟雀和昆虫显得异常活跃它们似乎察觉到诗人独自一人的寂寞想要给他带来一丝乐趣。这一场景其实反映了杜甫当时轻松愉悦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