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剧集《繁花》终章落幕,剧中引人注目的不仅是富丽堂皇的黄河路,还有浙江商人们以一单接一单的生意构筑起的纸醉金迷的街道。
回溯至上世纪90年代,浙“范老板”、海宁的“魏老板”和“小宁波”等商业巨子在上海滩崭露头角,他们的品牌如“三羊牌”般风靡全国,推动了服装行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雅戈尔、杉杉等企业的崛起,为浙江乃至全国的服装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工业总产值至今已突破万亿。
作为纺织产业规模最大的省份,浙纺织服装产业目前正面临严峻挑战。为应对这一局面,浙府已发布《关于支持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提出要强化总部型企业建设,鼓励跨国并购,积极布局境外市场,并探索新型国际合作模式。
面对全球纺织服装出口地区的共同困境——订单下降,仍有品牌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强劲势头。如SHEIN作为品牌代表,在全美十大增长最快品牌中脱颖而出,成功构建了其产品力和产业链优势。
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品牌代表。在新一轮纺织业变革中,浙江须继续守住其“繁花”时代的地位。这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复制,更需要开拓新的道路。尤其在直播电商带来的两难选择中,浙纺织业需找到新的出路。
去年3月,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的禁播令引发了关于直播电商的热烈讨论。作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服装批发市场之一,四季青的运营模式在引入直播电商后产生了变化。
四季青的批发市场特色在于其围绕“批发”构建的生态系统,包括面料供应商、服装工厂以及下游实体店等。与互联别是直播电商的天然矛盾逐渐显现。互联网的特点是“去中间层”,而四季青这样的批发市场正是典型的“中间层”。
尽管面临挑战,但浙转型步伐仍在加快。广东因SHEIN的成功而成为服装行业的焦点。SHEIN的“小单快反”模式为广东乃至全国的服装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尽管SHEIN模式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要为浙江服装业的转型提供助力仍需时日和努力。浙江仍有众多小微企业具备转型潜力。这些企业曾为义乌的市场繁荣做出贡献,并拥有与广州“小单快反”相似的基础。
虽然SHEIN等新型模式为服装制造行业带来了实力展示,但同时也存在隐忧。商业模式与品牌发展之间的平衡是关键。品牌的发展需要创意、个性和社交属性,而商业模式则追求极致的性价比和快速消费能力。
在浙江,“造牌”是深入的商业本能。从雅戈尔到太平鸟、GXG等品牌的历史可以看出,浙江品牌在服装业的重要地位。如今虽然面临挑战,但浙江品牌仍需抓住机遇,为新兴品牌提供成长土壤。
除了品牌加持外,技术创新也是浙江品牌的另一条突围之路。大型加工厂如申洲国际等已逐渐升级为具有研发能力的制造商,筑起了在材料领域的“护城河”。按照浙规划,未来将进一步打造拥有时尚话语权的品牌集萃地。
面对行业变革浪潮,浙江须守住自己的“繁花”,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