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巾怎么收针 围巾收口怎么收

2025-02-0513:54:34生活经验0

气象台11月25日6时再次发布了强冷空气预警,此次寒潮将对中东部大部分地区产生显著降温效应。

自11月25日8时至28日8时,预计我国中东部广大地区的气温将大幅下降,降幅达6℃至10℃,其北北部、内蒙古中部及东北部分区域的降温幅度将达到12℃至14℃,部分地区甚至超过16℃。

在28日前后,原本位于苏皖北部至河南南部的最低气温线将进一步南移,而大别山、黄山等高海拔山区的最低气温也将跌破0℃。

关于本轮寒潮天气的特点,气象分析师胡啸解释道,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中东部地区的气温也将显著下降。其中需特别关注三点影响。

一、气温骤降

秋衣扎进秋裤,秋裤扎进袜子里,这一现象在11月中旬我国气温偏高后得到了体现。随着寒潮的到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出现显著下降,尤其是甘肃、内蒙古、东北等地区的降温幅度更甚,超过14℃。

二、预计北方在27日前后、南方在28日前后达到气温最低点

淮河沿线以北的地区最低气温可能会降至0℃以下,建议大家提前准备棉服和羽绒服。

三、中东部地区的大风天气

高空槽东移后,将在东北和华北形成高空冷涡,持续引导北风南下。从24日开始直至月末,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将经历4至的大风,部分地区甚至会有7至9级的阵风。

关于降雪预报

自今天起,东北部的降雪将增强,特别是在内蒙古的东北部以及黑龙部分地区可能会有大到暴雪。伊春、鹤岗、大兴安岭等地的积雪深度可能超过20厘米,需特别警惕雪灾风险。

关于11月下旬的寒潮频率

在气象学上,冷空气过程按照强度从弱到强依次分为弱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其中,寒潮为最强的冷空气级别。在我国,寒潮在11月出现得最为频繁。据历史记录,从1951年至2020年,11月共出现了68次寒潮,而小雪节气则是全年寒潮第二多的节气。

寒潮的判断依据

寒潮主要根据降温幅度来判断。在季节转换期如11月或次年3月,由于温度起伏变动较大,冷空气的到来更容易满足寒潮标准。而在人们普遍认为寒潮最多的严冬时节,由于基础温度相对较低,降温幅度反而有限。

面对寒潮的正确生活方式

非冬季健康贴士

因冬季气候干燥,容易缺水,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冷空气会刺激血管收缩,进而导致动脉血管、血压升高和心脑负荷加重。老年人在寒潮来临时需格外注意心脑血管健康。

  • 建议适度晨练: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早上血压普遍较高,不宜过早进行晨练。更适宜在上午10点后或傍晚进行锻炼。
  • 提醒慢起床:心脑血管病患者在清晨醒后,可先在躺一会再起床。
  • 监测血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与血压骤然波动有关。因此有高血压病史者应定期监测血压。
  • 补充水分:在一天内每公斤体重应补充35~40毫升水。
  • 合理进补:心脑血管病患者进补时提倡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防寒保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