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的奥妙,实在让人玩味。
一些词,仅一字之别,意义就大有不同。
譬如:“辣火”代表“辣酱”,“辣手”表示“手段狠”,“辣末”则意为“最后”。
还有很多类似的上海话,看似不相关联,实则含义相近。
同此共勉。
让我带大家一探究竟——
“卖相好”的同义词是“登样”。
它们都表达了“长得好看”的意思。
“顶真”与“一板三眼”含义相近。
它们都意味着“一丝不苟”。
“打朋”和“寻开心”亦有着相似之意。
二者均意味着“开玩笑”。
“绷绷硬”与“石刮挺硬”同为形容。
它们都表达了“硬得像石头”的意思。
“乌里买里”与“绕勿清”都用来形容说话绕来绕去。
还有诸如“过八腊”与“可怜巴巴”,“惹里惹气”与“挫气”,它们都传达了相似的情感色彩。
如“定烊烊”、“呆憕憕”、“木知木觉”和“呆噱噱”,
这些词语都传达了“呆头呆脑,后知后觉”的意思。
再如“吆五喝六”与“五斤哼六斤”,都形象地描绘了盛气凌人的样子。
而“投五投六”与“投三投四”、“脱头落襻”都是形容冒失的样子。
还有,“戆特”与“眼牢”,二者均形容傻掉、愣住的状态。
还有“贼塌嘻嘻”、“嬉皮笑脸”以及“油腔滑调”,
这些词语都带有不正经样子的意味。
“乌漆墨黑”与“墨黜黑”,均形容一片漆黑。
以及“笃笃叫”与“笃悠悠”,传达了不急不躁、悠闲的感觉。
别忘了,“毛估估”与“大约摸”,都表示大约的意思。
还有描述湿透的“精精湿”和“趟趟滴”。
“死样怪气”与“温吞水”,则用来形容不干脆、慢吞吞的样子。
别忘了还有“翻毛腔”和“毛特”,都表示翻脸发火的意思。
再来看,“阴势刮搭”与“阴司促掐”,
两者均用于形容人非常阴损,喜欢背后捅刀的特质。
还有鬼鬼祟祟的同义词,“鬼鬼触触”与“贼头苟脑”。
以及表示一共、总共的词语,“一塌刮子”和“夯吧啷当”。
还有爱吹牛说大话的同义词,“掼榔头”和“豁胖”。
看完了这些,你是否会心一笑?
你还有其他的类似词语补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