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又称“鬼节”,是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的重要节日。传说在这一天,阴曹地府会释放所有的鬼魂,而民间正逢农作物成熟之际,人们便用新米等物品来祭供先祖,以此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在20世纪初,中元节是民间最为热闹的节日之一,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祭祖活动,传承着古老的习俗。由于被误解为宣扬,中元节逐渐被边缘化。尽管在开放后传统节日逐渐回归,但中元节却逐渐被人们淡忘。
在攸县,这个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的地方,中元节有着特殊的地位。这里的人们不进行“祭祖扫坟”,而是在中元节这一天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他们认为,这一天是对祖先的敬仰和缅怀的重要日子,也是家人团聚、感恩祖先的时刻。在外地的游子也会在这一天回到家乡,共同参与祭祖活动。
七月中旬,我回到乡下老家,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家人们摆放着祖父母的遗照,点燃油灯、烧香、献上三杯酒和水果,气氛庄重肃穆。回想起小时候的祭祖仪式,那时我们一家五兄弟轮流供奉祖辈,每家都竭尽所能地准备美食佳肴。我们小孩在烧香时必须洗净双手,地跪拜,还要默念祖宗保佑的话语。下饭的菜肴必须新鲜,不能有剩菜,还要按照特定的仪式吃饭。这些习俗让我们对祖先充满了敬畏和感激之情。
接祖期间,我们还要为逝去的亲人准备封衣包、钱包等物品,并写上收件人和寄件人的信息。而我是家中长辈眼中的“读书人”,每年的包封都是由我来书写。这不仅是祭祀的一种形式,更是家人们对我们的期望和鞭策,希望我们能够好好念书,成为有出息的人。
中元节晚上,当祖先们回家后,我们送他们上路,一路燃放鞭炮、焚香送别。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祭祀活动已经不如以前那么热闹和隆重了。但中元节仍是我们缅怀先祖、尽孝道的重要节日之一。
尽管有些人认为这是活动,但我们仍应看到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祭祀祖先的仪式和活动来传承家族文化、传承先祖的智慧和精神力量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和强大的凝聚力所在也是文明五千年的璀璨辉煌的保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