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词》的一期节目中,康震在现场作图解读杜牧的《山行》时,对“停车坐爱枫林晚”的诠释引发了广泛讨论。知名教授孙绍振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康震及另一位嘉宾王立群的解读水平有待商榷。
孙绍振指出,他们在节目中误解了诗句中的“坐”字。“坐”字的释义,其实连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都能理解。
那么,“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在这里,“坐”字应该理解为“因为”。至于康震的画作以及画的内容,这些并不影响我们讨论的核心。
下面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坐”字为何在此处应解释为“因为”。以及在康震或他人的画作中,杜牧究竟是坐着还是站着并不重要。
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坐”字有多种含义。其一指动作,如席地而坐;其二指座位;其三在古汉语中可指因犯或犯错;其四则表示因果关系;其五则指诉讼。
在杜牧的《山行》中,“坐”字显然与“诉讼”和“犯”无关,也不可能是指“座位”。我们可以排除第二、三、五的选项。剩下的两个选项,一个是动词“坐下”,另一个是联词“因为”。
在此处,为何不可能是“坐下”的意思呢?虽然“停”、“坐”和“爱”都是动词,但古汉语中并不排斥动词连用。关键在于诗句的语境和杜牧的创作背景。
个人认为,“坐”不应该是动词的原因在于,杜牧从一开始就坐在车上。古代的战车上会有士兵持戟站立,但一般的马车、驴车,驾车的人都是坐在车上。杜牧没有必要强调他“坐下”。
他只需交代一个“停车”的事实,大家就会自然理解他当时坐在车上。古诗讲究炼字,不会浪费任何一个字在不必要的地方。“坐”字在此处最合适的解释就是“因为”。杜牧通过这个联词强调了停车的理由——他爱上了晚秋时节的枫林景色。
至于康震在节目中的画作,无论他画的是杜牧坐在车中还是下车步行,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诗句的理解。重要的是,我们要深入理解诗句背后的含义和古人的创作意图。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古汉语中的字词往往有多个含义和读音。比如“”一词在《辞海》中除了表示不干净外,还有其他的读音和含义。同样,“斜”字在杜牧的《山行》中也有不同的读音和解释。
对于汉语字词读音和意义的规范,往往会引起争议和讨论。如最近的读音规范更改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无论是更改还是保持原状,都需要我们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