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的美食传统琳琅满目,其中尤以三大“手信”最为人津津乐道——盲公饼、西樵大饼以及大良崩砂。它们与鸡仔饼齐名,共同构成了广东四大名饼的壮丽画卷。
提及佛山传统小吃之首,非盲公饼莫属。此饼以油、糖、花生、芝麻等为原料,色泽金黄,香气四溢,甘甜酥脆,曾誉满全国,至今仍是佛山老街坊及众多广东人心头之好。
他们说,盲公饼不仅仅是一种口齿留香的美食,更蕴含了佛山的古色古香,令人回味无穷。
佛山有一条名为鹤园街的古老街道,与之相邻的文明里街都是古代通往祖庙的要道。而在鹤园街中,有一家名为“乾隆堂”的卦馆,其馆主是一位盲人卜卦师何声潮。
因何声潮的卜卦灵验,常常有人前来问卜。而他的孩子们在旁服务时,偶尔会使用一种特别的米饼来安抚哭闹的小孩。这种米饼后来被人们称为“盲公饼”。
其实,盲公饼并非盲人所创,而是其子为满足大众需求而改良的。因购买者习惯在盲公处购买此饼,便称其为“盲公饼”。此小饼经过免费赠食后,效果极佳,人们纷纷传颂其美味。
于是,大人也开始品尝此饼,发现其美味无比。他们询问是否可以购买带回家与家人朋友分享。一时间,购买此饼的人络绎不绝,甚至超过了找盲公卜卦的人。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盲公与街坊们共同改良配方,采用炒糯米、炒花生粒、芝麻等配料,并设立工场生产。工场旁的两个店面专卖此饼,更加助长了其名声。
尽管在社会中,盲人忌讳被称为“盲公”,但他的子孙后代并未以此为招牌。直到新成立后的某一年,佛山市为了推广土特产品,才正式将此饼定为“盲公饼”的商标。
如今,在佛山的各大超市和手信礼品店中,盲公饼随处可见。它不仅有传统的简朴包装,还推出了可爱的礼品小袋装,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昔日的街坊合作工场现已发展为佛山合记饼业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老字号企业,历经风雨,但始终坚持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正是这种坚持,使得佛山的这一传统食文化瑰宝得以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