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又逢春,黄帝故里迎新宾。正值4月,春风送暖,位于河南新郑的轩辕黄帝故里,即将拉开第十二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的序幕。这一盛大活动的日子,正是黄帝诞辰前夕的4月16日。
学者们围绕“黄帝文化与新时代”的主题,汇聚一堂,为轩辕黄帝描绘形象,探寻诗词中的轩辕风采。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郦波教授,在论坛上分享了他的独到见解。
河南新郑作为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积淀了深厚的黄帝文化底蕴。这里不仅有众多关于黄帝的传说和遗迹,更有一个我们看不见但却深深刻画在记忆中的精神图腾——轩辕黄帝。各位学者在此分享了各自的思考和看法。
郦波教授认为,轩辕黄帝是一位拥有坚定信念与乐观精神的人物,是的精神支柱。鲁迅、苏东坡和杜甫等伟大诗人的诗句中都能感受到这种精神。例如,鲁迅曾用血表达对轩辕黄帝的推崇之情;苏东坡在遭贬时,仍然赞美轩辕的乐声;杜甫更是将轩辕作为其诗词中的精神象征。这些都表明了轩辕黄帝在古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郦波教授进一步表示,传承先贤的精神火种,让这种文明的力量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是后裔追寻更高远未来的基石。而上海师范大学的朱易安教授则建议年轻一代将黄帝故事和诗词翻译成世界语言,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故事。
新郑不仅与黄帝有着深厚的渊源,还与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有着紧密的联系。白居易的《长恨歌》流传千年仍为人们所传唱,并已走出国门,成为向世界讲述故事的重要诗歌之一。朱易安教授建议,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来传承文化经典,让世界感受到古老而年轻的魅力。
据了解,本次论坛还将迎来众多知名人士的参与,如《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文化综艺节目的导演田梅、《黄帝内经》博士后张其成以及国乐大师方锦龙等琵琶演奏家。他们将一同探讨黄帝文化与新时代的密切联系。
当日到场的嘉宾除了来自全国及地方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外,还有来自的群众代表和驻新郑高校的学生代表共计千余人。他们共同聆听这一关于精神支柱的讨论与传承的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