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可谓是众人避之不及的害虫之一,长久以来在农村被列为四害之列,一遇其踪便欲除之而后快。其幼虫蝇蛆却有着“变废为宝”的神奇之处。它不仅可作优质的蛋白饲料,而且从其体内提取的抗菌肽、甲壳素-壳聚糖、家蝇油等物质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近年来更是成为了科学家研究的热点。
蝇蛆养殖被视为一种有效的餐厨垃圾处理和农村粪便处理方式,它能够实现废物的再利用,将有害转化为有益。这种养殖方式并不复杂,适合农民操作。选择合适的地点,购置必要的设备后,利用各种动物的粪便即可进行养殖。它是一种低门槛、低投资但高回报的经济模式。
由于蝇蛆养殖需要用到动物粪便,因此需确保养殖场距离居民区不少于1km,距离主要交通线路至少500m。
养殖设施主要包括底料堆放发酵区、蝇蛆养殖房、种蝇房和蝇蛆分离区。其中,底料发酵区用于加工苍蝇的食物,种蝇房用于养殖种蝇产卵,蝇蛆养殖房则用于养殖蝇蛆,而蝇蛆分离区则用于收集养殖的蝇蛆。
养殖蝇蛆需精心配制三种饲料:接卵料、底料和种蝇饲料。其中,底料用量最大。合适的底料可以是由纯新鲜猪粪或混合3天内猪粪和7天内鸡粪制成,需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底料应放置在约25℃的发酵发酵后使用,并确保pH值在6.5-7左右。
种蝇饲料可以采用多种配方,如蛆粉糊、麦麸、啤酒酵母和蛋氨酸的组合,或者糖化玉米糊和蛆粉糊的混合物。引入无菌毒种蝇或接野生蝇卵无菌繁殖后可作为种源。种蝇羽化后经过一定时间即可发育成熟并开始产卵。
蝇卵被接种到底料中后,经过2-4天的时间即可发育成3龄期幼虫。当蝇蛆体色开始发黄时,可采用强光照射法分离蝇蛆。分离后的蝇粪可直接用于农业生产作为肥料,过剩部分可晾干备用。
养殖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如种蝇不产卵或产卵量不足、蝇蛆易从底料中爬出及疾病感染等。针对不同问题,需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如重新驯化和更换品种、加强饲养管理、调整温度和湿度、补充发酵充足的底料以及对症治疗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