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学中,音素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其中元音和辅音是两大类别,构成了所有语音的基础。
那么,何为音素呢?音素即语音中最小的单元。从生理角度来看,一个语音的最小单位即为一次发音动作。元音发音动作较为简单,而辅音则需要更为复杂的发音动作。
元音是在发音过程中,气流通过口腔而未受阻碍所产生的音。相反,辅音则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时所形成的音。为了实现无阻碍的发音,各发音器官需保持在正确的位置。若要产生阻碍,舌、腭、咽、齿、唇等发音器官则需进行复杂的动作。例如,辅音中的“g”是舌根音,需要舌根与软腭接触以阻碍气流,此阻碍后需放开,使气流冲出。
谈及语素,它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为语音与语义的结。在英语中,一个语素通常对应一个单词;而在汉语中,一个字往往可以是一个语素,但也存在例外。如某些双音节或多音节语素如“琵琶”、“忐忑”、“玲珑”等,它们无法再分,表达特定意义。
接着谈谈音节。音节是由单个元音音素与辅音音素组合而成的最小语音单位。单个元音音素亦可独立成音节。近代汉语后,特别是汉语注音体系建立后,音节这一概念被引入,为汉字注音体系服务。
相对于音素和语素,音节更为直观,是可辨识的语音单位。元音可单独或两个组合成一个音节。而辅音则较难单独成音节,大多置于元音前或作为后缀与元音相拼。
了解这些概念后,我们再回到字典和注音表中。音素越多,对应的音节和语素也更为丰富。汉语的组合优势使其能够以最简洁的方式表达丰富的含义。
关于声母和韵母,简单来说,大部分声母为辅音,但也有例外如W和Y属于半元音,与韵母中的u和i发音相同。而韵母除了元音或元音组合外,还有元音与辅音的组合如“an”、“ang”等。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元音发音简单,但辅音的发明却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为每个汉字分配一个语音并兼顾其音、义、形等属性,实属不易。
语言在人类进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文明进步的驱动力之一。尽管语音学习困难重重,但其回报亦丰。我们将声波转化为语音,成为交流的工具,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传递。
那么研究这些有什么用呢?对于语言障碍康复的学习者而言,了解这些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分析孩子的发音问题、评估原因、找出解决办法以及教授发音要领,都是从音素开始逐步到整个音节的训练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