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三毕业后的日子里,我一直在权衡各种选择,考虑该买哪种电脑。由于我修读文科专业,对于软件的特定需求不是特别高,最终我决定购入一台iPad搭配一台放在宿舍的台式机。
我被iPad Pro深深吸引的原因中,外观设计是不可忽视的要素。它从之前的圆润风格转变为方正、全面屏的设计,并配备了Face ID功能,这些都使得它看起来充满了“生产力”。在众多iPad型号中,我选择了iPad Pro,尽管其他版本的iPad也颇具吸引力。当我面对7000元的价位时,无论是Windows本还是Macbook都提供了不错的选择。但最终让我下定决心的还是iPad Pro的高集成度和出色的续航表现,以及那颗强大的A12X芯片。
当我拿到手后,iPad Pro并未让我失望。它那干练的外观和卓越的屏幕素质完全符合我的预期。特别是在iPad OS更新之后,它更是与我心目中的理想电脑更为接近。如今,在大学校园里,iPad几乎成了每个学生的标配。
Apple的生态系统让我体验到了无缝连接的便利。例如,我在手机上拍摄的照片可以通过airdrop轻松传送到iPad上,稍加修整后即可发到朋友圈。在更大的屏幕上修图比在手机屏幕上操作更为得心应手。它的屏幕与iPhone一样出色,保证了修图时不会出现色差。
在iPad的使用中,我最常用的便是配合Apple Pencil的笔记应用和码字功能。笔记软件我选择了Goodnotes,虽然我也尝试过Notability,但我还是更喜欢Goodnotes的界面UI和写字分类的感觉。我也购买了其他软件来体验,再根据自身需买了正版。无纸化的笔记方式让我爱不释手,不再需要携带各式各样的笔记本和习题册。
对于码字工作,我选择了iPad自带的pages应用。尽管它在内容排版上有所不足,例如没有首行缩进二字符,但它足够稳定且能自动保存。无论是强制退出还是偶尔的闪退,都不会丢失任何内容。完成码字后,我可以轻松导出为word格式,以便在电脑上进行进一步的排版和调节。
虽然iPad Pro的性能在日常使用中有所剩余,但它的影音体验却极为出色。优秀的扬声器和屏幕素质让我沉醉其中。特别是在相对狭小的空间里使用爱奇艺的杜比音效看电影时,我被iPad Pro的环绕声所震撼。尽管在空旷的环境下这四个扬声器的表现略显单薄,但它们依然能够提供令人满意的音质。
在2020年春季的一个项目中,我需要处理4K视频的调色、配音和剪辑工作。起初我计划使用台式机处理这项任务,但因原因无法使用台式机时,我尝试用iPad Pro应对这项挑战。我购买了LumaFusion软件并尝试直接导入视频素材。令我惊讶的是,无论是滑动时间线还是调色、双轨播放都异常顺滑。这让我深刻体验到了ARM处理器在视频剪辑上的强大之处。
关于尺寸选择方面,我在11寸和12.9寸之间犹豫过。12.9寸的屏幕尺寸接近A4纸张大小,具有天然的优势。而11寸则更便于携带和操作。最终我选择了11寸版本因为它在全面屏iPad中提供了良好的便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