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300至500公里的快速鸽,其过程从种蛋选择便已严格规定。要求蛋壳光滑、平整,个体大且有分量。
雏鸽孵化后,对其健康的评估与培养便开始。初出壳的雏鸽,需观察其脐带收束情况是否良好;日后的鸽乳喂养情况;三日后的皮肤光泽及头部抬举能力;五至六天时,需注意龙骨的直挺与否以及左右对称性。此阶段中,任何僵化迹象都不可出现。
每日早晨的例行检查是关键,若有消化不良的雏鸽应及时找出原因并解决,或及时淘汰以防止后续影响。
保持雏鸽健康茁壮是至关重要的,若雏鸽遭遇拉稀、感冒、球虫或滴虫等病患,且在四日内无法治愈,那么应当机立断予以淘汰。确保其能够为竞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幼鸽从孵化到满周岁这段时间内,我们选择的标准可概括为“四紧三快二稳一好”。全身羽毛需紧裹,后身尾羽与鼻瘤、眼皮都需紧收。对外界反应要快,起飞加速要快,恢复疲劳也要快。与飞行都需保持稳定,体形站姿则需优雅。
在关于快速鸽的特质方面,我们认为理想的快速鸽需与人为亲,头型具有一定的弧度。眼睛要明亮,对外界反应灵敏。肌肉要发达且有弹性,飞行要灵活等特征。而肩部、翅膀与主羽等部位的具体比例与形态也是评判的重要依据。
关于训练飞行——追求速度的极致
我们的日常家飞训练不仅是为了锻炼体质,更是有意识地锻炼鸽翅的扇动效率。早晨天色微暗时,将鸽子赶上天空,它们因心态紧张而飞行低且快,我们可清晰地听到翅条破风的呼呼音。
随着天色渐亮,鸽群会越飞越高,半径也会越来越大。此种训练方式既练速度又强体质,对暗天时平衡鸽子心态大有益处。
但要注意的是,雨天和大雾天不宜采用此法以防止意外伤害。训练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自定,通常为30-45分钟。
为了培养鸽子的独立性与胆量,我们常采用单只放飞的方式。这样不仅使鸽子产生恐惧情绪从而提高飞行速度,还为其直线归巢打下了基础。
在信鸽的归巢速度培养上,我们还采用进食诱导法。通过定时定量的喂食与信号建立条件反射,使鸽子养成快速入棚的习惯。
喂食时需注意量与方式。食量适中,不宜过饱;食槽尺寸也不宜过大,意在培养鸽子“争食”的习惯。分次给食不仅可防止挑食还能使主人及时发现身体不适的鸽子。
在比赛前的调节上,我们发现雄鸽在雏鸽出壳十天左右上路表现最佳。移开雌鸽可使雄鸽因担心小鸽无人喂养而急速归返。
结语
通过上述的精心培育与训练方法,我们力求为鸽友们提供最佳的快速鸽培养方案。希望每一只信鸽都能在竞赛中脱颖而出,为鸽友们带来荣誉与喜悦。
文 | 张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