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乃舒婷创作之现代诗篇,其灵感萌生于1977年3月之时。此诗之诞生源于一次观点碰撞:归侨老诗人蔡其矫提及关于现代女性形象的某些观点,认为难寻兼具美丽、才情及无瑕疵之完性形象。舒婷对此心怀不满,视其为陈旧的大男子观念,故男女平权之理念应运而生,进而造就了此等经典之作。
生活中不仅有眼前之琐碎,更有诗篇与远方之向往。当前,或许无法踏足远方,但让我们一同吟咏一首优美的现代诗吧。我深爱的一首现代诗,今日愿与大家分享。
致橡树
——舒婷
若我钟情于你——
决非如凌霄花攀附高枝炫耀自我;
也非似痴情鸟儿反复唱着单调之曲;
亦非似源泉长年给予慰藉;
更非似险峰只增你之威仪。
日光、春雨皆不能表达我之深情——
这些尚显不足!
我必为伴你之木棉,
以树之姿态与你并肩而立。
根,深埋于地下相依;
叶,于云中触碰相知。
每过一阵风,
我们都彼此致意;
然无人可解我们之言语。
你有你铜枝铁干如刀剑,
我有我红硕花朵似叹息、似火炬。
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同承担;
雾霭、流岚、虹霓我们共同分享。
似乎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守相依。
此乃伟大爱情之真谛:
爱不仅源于你伟岸身躯,
亦爱你所立之地,脚下之土。
其实,橡树与木棉自然难以在南国共生长。这首诗虽常被读者以爱情视角欣赏,但其表达的是一种坚贞的爱情观。
朦胧诗之魅力在于其善用比喻、象征及通感等手法,赋予诗文朦胧之美感,引人遐想。诗人抒感时十分巧妙。
素颜韵脚诗亦是吾之所好。其不依赖标点及数字,每行皆需押韵,读来朗朗上口。方文山歌词为其一大原因。今分享一首昔日大学时代所写之诗。
月影素淡 牵扯无眠之情;
缘分深浅落地时 方觉眼眸湿透弦断;
渐成孤身思念 离开时略带抱歉;
时过境迁 愿诸位能体会其中之意。
今日与大家分享朦胧诗与素颜韵脚诗之魅力。感兴趣者可自行百度搜索。分享到此结束,愿诸位在诗篇中寻得无法抵达之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