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什么时候立春2019,2020年两个春有什么说法

2025-02-0615:07:26百科知识0

随着2019年的落幕,我们即将迎来一个颇具特色的年份——2020年,它有着与众不同的两个立春节气,一在年初,一在岁尾。在常规的年份中,立春往往只有一次,但2020年却是个例外。那么,这是否寓意着什么?关于这一现象的解读又有着怎样的说法呢?

何为“双春年”?

所谓双春年,是指一年之内出现了两次立春节气。这一现象通常出现在闰月年,如2020年便闰四月。在阴历的二十四节气中,每一年都会经历一轮节气的更替,当这种更替在下一年的更换中再次出现时,因闰月的存在使得新一年的立春节气出现在了当前年份的尾声,从而产生了“双春年”。

这种现象实为现行以大年初一为新年起始日期的习俗制度所导致。在古代,人们以立春作为新一年的起点,因此并不存在现今的“双春年”之说。双春年是历法中特有的现象,是阳历与阴历之间的“错综复杂”所造成的。

“双春年”背后蕴含何意?利或弊如何解读?

在农村,双春年被赋予了多种解读和讲究。传统文化中,也有不少关于一年两次立春的谚语:

如“两春夹一冬,温暖如春被”。人们认为,如果一年现两个立春,那么冬季将不会太冷。

又如“难得两头春,百年难遇岁交春”。这句话道出了双春年的罕见性,也寓意着这样的年份将带来好运。这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再如“闰月闰年两不遇,一年之中两立春”。这里描述了农历中闰月与立春的特殊关系。也有人认为如果出现两个立春,那么接下来的年份可能为“盲年”。

还有种说法,“双春兼闰月宜婚嫁”。这里说的是如果某一年份有双春及闰月,则视为适宜婚嫁的年份。与之相反的观点则是对于无春年的看法——视为“寡妇年”,即不吉之年。但无论双春年还是无春年,就婚姻而言并无实际影响。

“一年打两春粮食贵如金”的俗语也在民间流传。这一说法意味着两个立春节气可能导致农作物收成不佳、粮食价格上涨。

虽然关于双春年的传统说法繁多,但更多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寄托。仅供大家参考与了解!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双春年的传统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