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鸡蛋和真鸡蛋的区别,人造鸡蛋煮熟后图片

2025-02-0615:53:17百科知识0

前周,邻家于市集购得两板鸡蛋,她常认为自家蒸蛋羹时,选购实惠的鸡蛋更为划算。如今菜价普遍上扬,单个鸡蛋的价位约至六毛钱一枚,虽较土鸡蛋价格低廉数倍,但她却心存疑虑,担心是否购得了人造蛋。

我安抚,这些鸡蛋极不可能为人造,因为人造蛋的成本难以控制在低廉价位(还需为经销商预留盈利空间)。况且,目前人造鸡蛋的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人都能仿制。闻听此言,宽心不少,并赞叹读书可增长见识。即便如这般少出乡里的农村妇女,亦对食品安全颇为关注。这反映出大众对食品来源的关注与疑虑,“人造蛋”或许离我们并不遥远。

鸡蛋为母鸡生理成熟后的产物,通常饲养半年内的母鸡开始产蛋。因品种及饲养方式差异,母鸡产蛋的频率与数量也有所不同。自然繁育的鸡蛋由蛋壳、壳膜、蛋清和蛋黄构成,其中蛋黄内含有胚盘。事实上,人造蛋并非完全的概念。曾以大豆等未经基因改造的植物研制出人造蛋,而在2014年,香港亦有企业上市生产植物蛋。

这表明人造蛋技术并非空穴来风。在具备相应资源与条件下,其有可能进入市场。我们日常购买时,虽不乏可能遇到人造蛋的可能性,但掌握辨别技巧是关键。一是观察法:正常蛋壳色泽及亮度各异,如白色、淡灰、褐色或等,而人造蛋通常在外观上更为显眼;二是听声辨别:摇晃人造蛋时会有轻微晃动感,且内部可能存在液态物质流动;三是嗅觉检测:正常鸡蛋带有轻微腥味及鸡屎味,而人造蛋则无味或有漂白水气息。食用时差异更为明显:人造蛋的蛋黄与蛋清混合一体,而正常鸡蛋一般无散黄现象。

农家常称散养鸡所产之蛋为土鸡蛋,而市场上多见的是饲料饲养的鸡蛋,即“洋鸡蛋”。农村鸡以五谷杂粮、虫子、野草等为食所产之蛋,虽营养成分未必高鸡蛋,但在口感上更具优势。土鸡蛋的价格长久以来维持在1元至2元每枚,而市场上鸡蛋价格多在3毛至钱左右。这差异源于土鸡需养殖半年左右始产蛋且产蛋效率较低,而饲料鸡则仅需数月即可产蛋,且产蛋频率更高。

土鸡蛋的昂贵与洋鸡蛋的相对便宜,都是由生长速度与产蛋效率等多重因素共同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