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六艺(四书五经六艺七谋八略)

2025-02-0619:07:50综合资讯0

古人教育体系,沿袭周朝之礼。

昔日教育标准,多以“四书五经六艺”为基。

“四书五经”偏重文科,

“六艺”则涉及武科及艺术门类。

常言博学多才之人,须通晓五经,精通六艺。

那么,这“六艺”究竟为何物呢?

“六艺”是周朝贵族教育中的六种技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周朝的贵族教育,自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起,便要求学生掌握这六种基本才能。

这六艺体现了儒家对美的价值追求与教育的重要性。

那何为“礼”呢?

“礼”指的是礼节,是人际交往中的规范与仪式。

就如古人所言,不学“礼”,便难以立身处世。

再说“乐”,它涵盖音乐、诗歌、舞蹈等领域。

在现代,我们可以将其与“文艺”相对应。

至于“射”,即射箭技术,是古代武艺的一种体现。

而“御”,则是驾驭马车的技术,象征着驾驶与控制的能力。

再来看“书”,虽然字面意义指书画艺术,但其实它更是一种修心养性的技艺。

它不仅仅关乎艺术,更关乎心灵的陶冶与提升。

最后说说“数”,即数学之数,主要涉及算法、数艺等深奥学问。

在夫子庙大成殿内

感受古礼、古乐、古射之韵味

夫子庙的“礼”之体现

大成殿内的“礼”字墙壁,是孔子对恭敬、谨慎、勇敢、直率等美德的诠释。

孔子认为,仅有美德是不够的,还需以“礼”来约束和规范。

因为凡事需讲究适度合宜,注重尺度。

夫子庙的“乐”之呈现

在南京夫子庙,每年的祭孔大典都是一件盛事。

大成殿的棂星广场上,乐舞、诵经典等活动

展现了儒风的魅力,表达了对先贤的敬意。

执羽舞等古代舞蹈,不仅是乐舞教材,有时也用于祭祀场合。

这些舞蹈体现了天、地、神之间的沟通,舞姿优美无比。

夫子庙的“射”之传统

射艺作为古代君子必修的六艺之一,在夫子庙的各种节日活动中

都会有“礼射”的环节。通过礼射,可以培养孩子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的好习惯。

儒家是美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重视审美的启发,通过“六艺”的熏陶

来达到人性真、善、美的境界。

闲暇之时,你不妨漫步于夫子庙大成殿内

感受古代传统的韵味,回归内心,拥抱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