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宇宙奥秘的脚步,自古以来便未曾停歇。神秘的宇宙,如同一个巨大的谜团,等待着我们去揭开。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共进,努力学习,或许有一天,我们真的能够踏上那令人向往的外太空之旅。今天,谢林老师将带领大家一同踏上这段宇宙探索的旅程。
一、字词之海
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在书本上圈出那些发音不熟悉的字词。
前鼻音词汇:稳定、饮用、器件、洗澡。
后鼻音词汇:航行、船舱、水桶、容纳。
翘舌音与平舌音:如“宙”与“容”,“舱”与“澡”等字。
(1)通过扩词识记习生字:例如“航”字,可以联想到“航空”、“航空公司”、“航天”等词语,在生活情境中理解并记忆。
(2)利用偏旁归类习:“宙”字上下结构,宝盖头;而“桶”左右结构,带有木字旁。我们还可以通过“杯”字来学习左右结构的字,如“水杯”、“杯子”、“凉杯”等。
(3)通过比较熟字来记忆:“密”与“蜜”,“题”与“提”。
(4)编口诀记忆:“山上有树有森林,蜜蜂居住于此中”,借此强调“密”与“虫”的关联。
(5)写字练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8个,包括独体字、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等。其中左右结构的字有“杯、洗、澡、浴、桶”,书写时需注意左窄右宽的规律。
二、篇章解读
本文共分为六个自然段。首段以设问句开头,引起读者兴趣;第二段描述了航天员的睡眠方式;第三段介绍了宇航员在太空的活动技巧;第四段讲解了失重状态下宇航员如何饮水。
第五段描述了航天员在太空中的洗澡难题及解决方法。其中,“飘浮”一词的使用需注意区分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含义。第六段以反问句使文章结构完整。
文章大致可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自然段,介绍了太空生活的趣味;第二部分为第2至第5自然段,通过对比日常与太空生活来展示太空的奇特;第三部分为最后一段自然段,通过总结回照首段。
三、巩固知识点
四、拓展小知识
在1969年7月20日这一天,人类首次登上月球。11号任务成功地将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送上了月球表面。除了岩石和土壤的采集外,他们还安装了月震仪等设备。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每年的7月20日被定为“人类月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