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之词,秋风画扇的背后故事
那一句流传千古的纳兰词,字里行间都蕴深厚的情感。首句直白易懂,而后续的词句则藏着一个凄美的典故——那便是“秋风悲画扇”的由来。
谈及这悲凉的画扇,其背后实则关联着一位古代的才女——班婕妤。她不仅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人班固和班超的姑姑,更是一位才情出众、性格温柔的女子。她不仅容貌美丽,更擅长写赋作曲,其冷静与识大体更是令她名扬天下。
故事从汉成帝的宫廷说起。汉成帝以其好色的本性,在众多妃子中独宠班婕妤。班婕妤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她的美貌,更在于她那令人着迷的才情和独特的性格。每位皇帝的专宠往往伴随着其他宫人的命运变迁。当班婕妤得宠时,宫中亦不免波澜起伏。
班婕妤深知古代礼节,以古礼相拜,且热爱《诗经》、《窈窕》等文学。她写下了许多诗赋,虽只留存三篇,但每一篇都展现了她的文学才华与深沉的情感。其中,《怨歌行》又称为《团扇歌》,正是她对宫廷生活深有体会后的创作。
尽管汉成帝对她恩宠有加,甚至特地为其做了一辆大撵车以便同车出游,但班婕妤却婉拒了。她以古代圣君为例,告诫皇帝不可因一时之欢而忘却大事。她的这份智慧与忠诚使汉成帝更加敬重她。
好景不长。赵飞燕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宁静。此女虽无班婕妤的才情,却以其清丽动人的歌喉和婀娜的舞姿迅速赢得了汉成帝的专宠。赵飞燕心机深沉,利用手段陷害他人,使得许皇后因此遭殃。班婕妤看在眼里,深感忧虑,为了自己的安全,她选择主动请求到长信宫做清洁工作,从此与落叶相伴。
秋风萧瑟,落叶纷飞。朝阳夜夜笙歌不断,而长信宫中却只有班婕妤与秋风相伴。她的古琴与落叶相伴,成为了她孤独生活的见证。每当看到此情此景,班婕妤都会潸然泪下,于是写下了《怨歌行》。诗中以团扇为喻,表达了她对宫廷生活的深深哀怨与无奈。
这首《怨歌行》后来成为了“秋扇”的代名词。每当秋风起时,团扇便被冷落于竹箱之中,正如班婕妤的遭遇一般。她幽幽地扫了五年的落叶后离世,她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