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摇是什么 后核和后摇的区别

2025-02-0714:40:02生活经验0

之前,我们曾花了几期的时间梳理了后摇滚从诞生到今天的发展脉络,虽然不够完整,但已略见其大概模样。其中难免有些疏漏,毕竟优秀的后摇滚乐队实在太多啦。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们再慢慢细说。

今天我们来谈谈另一种音乐风格——后金属乐。

从宽泛的角度看,后金属乐与后摇滚有着不少相似之处,如松散的结构、重复的旋律主题、着重氛围以及对人声的处理形式等。不少后金属乐队也被归入后摇范畴中。但它们又有本质的不同——后金属乐保持了极端金属的强度和黑暗风格。

事实上,不少后金属的乐迷对将后金属与后摇滚相提并论的看法有所保留。我们首先要承认它们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更多体现在理念上。

那么,什么是后金属呢?我们从其开端开始谈起。

不同于后摇滚的漫长摸索和定义模糊,后金属的风格和根源一开始就很明确。它与硬核、先锋金属的关联非常密切,同时也吸收了泥浆金属、蜂鸣金属、前卫金属、工业金属等元素。

一些被称作Art metal或者metalgaze的乐队,也表明了自赏以及艺术性音乐如古典乐、极简等对这一流派的重要影响。后金属风格继承了金属乐(特别是极端金属)的沉重、黑暗、具有侵略性的特点,同时又在音乐方式上吸收了后摇滚对氛围和深层情感的强调。

相较于传统金属乐,后金属的表达方式更为内省、抽象且层次多变。正如Wiederhorn, Jon在《A Brief History of Post-Metal》中所写,尽管有些乐队试图摆脱其原始的根源,探索更为活泼的音乐技术,但他们的音乐都有一种令人眼前一新的效果。

后金属与金属乐的延续性并非仅在于声音上,更在于一种态度上的传承——对病态和黑暗的嗜好,以及对音乐中蕴含的狂放与混乱之美的追求。

在后金属的发展历程中,一些具有实验精神和创造力的金属乐队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将重金属与朋克摇滚以更为“先锋化”的方式进行融合尝试,从而诞生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成果。

这些乐队多为硬核或金属乐队,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声波,与其他任何音乐风格都不同。而他们的作品也对后来的音乐人产生了深远影响,进一步推动了后摇滚与后金属的融合发展。

下面列出几张值得一听的后金属专辑:

Godflesh的首专《Streetcleaner》、Melvins的《Bullhead》、The Flying Luttenbachers的现场专辑《Destructo Noise Explosion!: Live at WNUR 2-6-92》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乐队中不乏具有跨界影响力的艺术家。例如Godflesh的创始人之一,Justin Broadrick,他曾在碾核乐队Napalm Death担任吉他手,而他主导下的音乐呈现出了更为松散宽广的解构和层层递进的噪音风格。

而后金属的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其他流派的音乐元素,如厄运金属、泥浆金属和蜂鸣金属等。这些类型与后金属都有密切的关联。

进入90年代末,另一些乐队如Botch、Kiss It Goodbye、the Dillinger Escape Plan等也将核类音乐与爵士融合,呈现出了快速而复杂的作品,对后金属的风格形成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