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生命的诞生开始,父母们便肩负起了一系列的育儿重任。这其中,营养的摄入、健康的维护以及孩子的身高与相貌,无一不牵动着父母的心。营养和健康,我们往往可以通过投入金钱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补给。对于身高这一项,尽管投入颇多,其效果却并不总是尽如人意。那么,在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高应达到怎样的标准才算正常呢?最新2019年的身高标准现已公布,不妨看看你家小宝贝的身高是否达标吧。
参考2019年的身高标准表,我们知晓了孩子成长的三个快速增高阶段。这些关键时期,家长们切不可错过!我们将身高的发育归因为先天与后天两种因素。先天因素即遗传,父母的身高对孩子的身高有着重要影响;而后天因素则涉及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营养补充、运动、睡眠等多方面因素。
学龄前期是孩子身高增长的基础阶段。这个时期,一般为4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他们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家长需要特别关注孩子的钙质补充。调查显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若钙元素摄取不足,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
学龄期是孩子身高增长的突发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通常处于10至16岁的发育期,他们的身高进入“猛长期”。孩子对钙元素的需求大大增加。单纯依靠日常饮食已无法满足孩子增高所需的钙质,这时家长可以考虑选择合适的钙片为孩子补充足够的钙。
青春期是身高的冲刺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处于17至25岁之间,大部分孩子的身高在这一阶段达到稳定水平。若青春期发育良好,孩子仍有可能在原有基础上再增长2至3公分。在这一阶段,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拉伸锻炼,以及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营养补充等措施,都有助于孩子身高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个看重外貌的时代里,孩子的身高无疑是一项重要的指标。除了在孩子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为他们提供所需的营养补给外,孩子们自己也可以通过参与各类运动如跑步、游泳、打球等来促进身高的增长。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以及均衡的饮食也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