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宗旨
1. 通过多种绳圈游戏的创新玩法,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尝试欲望。
2. 利用绳圈进行走、跑、跳、平衡等多种动作的练习,强化幼儿的身体素质。
3. 借助游戏形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活动准备
准备21根绳圈、一台录音机、磁带、哨子、小鼓,以及10张小椅子,为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活动流程
一、开场环节
教师引导幼儿随着音乐手持绳圈步入活动场地,由大圆队形变为四路纵队,进行绳圈操。此环节旨在让幼儿身体各部分,特别是手腕、腿部和脚关节得到充分的舒展。
二、基础环节
1. 教师简要介绍今日的活动内容,提及绳圈的多样玩法,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尝试出拿绳圈当绳子或圈子时的不同玩法。(如:圈:单脚跳、抛接、手腕转;绳:绕圈跳、拔河等)
2. 听哨音集结后,请3至4名幼儿分享并示范他们的玩法,教师给予积极反馈,并鼓励其他幼儿大胆尝试。随后,教师展示未被试过的玩法,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3. 再次听哨音集结,引导幼儿将绳圈分四组摆放,进行单脚跳、走平衡、直线两侧行进、跳和钻的练习。教师详细讲解各种玩法及游戏规则,并请每路纵队的幼儿逐一示范,每项玩法练习两遍。
4. 集结成半圆状,开始玩游戏“找家”。教师利用绳圈教幼儿玩“找家”游戏,要求幼儿将圈作为“家”的标志,当音乐停止时需快速跳入一个绳圈中。游戏过程中强调幼儿之间不能相互碰撞。
5. 集体游戏“捉尾巴”。教师指导幼儿将绳子的一端裤腰充当“尾巴”,然后进行捉尾巴的集体游戏。游戏以鼓声为信号,鼓声停止则不可再捉尾,最后比一比谁捉到的“尾巴”多。
三、结束环节
进行放松游戏“转圈”。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杂技表演,用手腕巧妙地转动绳圈。此环节旨在让幼儿在紧张的游戏后得到放松。
活动材料制作
绳圈制作方法简单介绍:用三根废旧布条编织成一条绳,然后将绳的两端用尼龙粘合剂粘合固定,即成可用的绳圈。制作材料环保,成本低廉。
活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