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诱惑,让人投入三年的光阴;玩鸟的诱惑,可能一生难以忘怀。一旦迷上狗撵兔,就踏上了一条追寻刺激的不归之路。倘若心醉于鹰之翱翔,眼前将不免满含泪水地仰望苍穹。同样,迷上了鸽子的飞行,激情便能点燃生活。
小时候,我从长辈那里听闻了这句俗语,深深地烙印在记忆之中。是什么让我多年后仍能回忆起这段往事呢?那还得归功于我的哥哥。
那时候,哥哥沉醉于钓鱼的乐趣中。他投入了压岁钱购置钓具,巧妙地利用鸡毛做成浮漂,还从屋后找了一根竹子削作钓竿。为了钓鱼,他挖掘蚯蚓作鱼饵,携带一只小水桶就兴冲冲地奔向了堰塘。
有一天,哥哥因过度痴迷钓鱼而忘记了做作业,结果被老师严厉批评。这消息传回家后,母亲十分生气。而当时,幺奶奶正好路过,她用那句熟悉的俗语表达了对这种玩物丧志的担忧:
“钓鱼虽好莫贪玩,过度投入终成空。一旦学会追逐兔,便踏上了不归的旅途。若你爱上鹰的飞翔,泪眼望天难自拔。而玩鸽子的你,定会沉醉其中。”
当时我并不完全理解这其中的含义,但我记得母亲的愤怒之情。她将哥哥的钓具都烧毁了,并加以责罚。从那时起,我便记住了这朴实的教训。
古时候的人用这样的俗语暗指那些无所事事、浪费家产的公子哥。如今这世界变了,但这几句俗语的含义仍旧被传承着。它们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指代培养兴趣爱好时投入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以钓鱼为例,高级钓具的价格不菲。一根好的钓竿可能要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这相当于普通家庭几个月的生活费。再加上各种钓具、饵料等消耗品,费用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再加上出行的交通费用等开销,一个月下来花费不少。
不过凡事有利有弊。尽管钓鱼可能会让人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同样也是种难得的放松方式。它能让我们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中暂时找到一处宁静的角落。
换言之,面对高压的工作和生活,拥有一项兴趣爱好可以成为缓解压力的方式。比如我的那位同事,他的变化正是一个例证。以前他脾气暴躁,但如今他爱上了钓鱼,通过钓鱼他学会了思考和沉淀自己。
他告诉我:“其实在钓鱼的时候我常常能想到工作中的方案和解决办法。”钓鱼不仅没有让他“穷”,反而带给他更多精神上的收获。
当我们面对这样的俗语时,或许应该换个角度去思考。这些看似简单的俗语背后,其实蕴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