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千数字之中,7这个数字无疑承载着一种独特且神秘的韵味。
人们常言:“七乃轮回之数。”的确,一周七日、世界七大洲的划分,以及古时祭奠亡灵的每七天循环直至七七四十九天结束,都透露出“7”这个数字的神秘气息,令人心生探寻之念。
若你翻阅过圣经的旧约,便会知晓:上帝用七天造亚当与夏娃的故事,撒旦原形为七头火龙,教更是以撒旦的七个恶魔形象代表七宗。这七宗——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饕餮及贪欲,与七德行相对立,形成一种深邃的道德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佛教对“7”这个数字也有着特别的偏爱。佛祖诞辰之际的行走,彩虹的七种颜色,以及每周的七天,无不体现出“7”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七级浮屠”之说,其中浮屠乃梵语中对佛塔的称呼,它的深层含义代表了造塔这一行为的巨大功德。
世间万物与“7”相联,每一处都与这个数字有着奇妙的契合。人的七窍、简谱的七个音符、算盘的七粒珠子,乃至女性的生理周期、人类的记忆容量等,都仿佛在诉说着“7”的神奇之处。甚至在古老的节日、昆虫、星象中,“7”也无处不在。如纸的对折次数限制为7次,这更是增添了“7”的神秘色彩。
追溯起来,“7”字的崇拜源于原始天文学。在古代社会,当生产力和科学知识都尚不发达时,人们寄希望于神秘的星空以寻找指引。古人视人与星星有着密切的联系,灵魂被视为天的一部分。星占家在古代社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古巴比伦王国的闪米特人相信七曜皆神,并对它们加以崇奉。他们通过七座坛、七份祭礼以及七次叩拜之礼来表达对七星神的敬畏。随着时间的流逝,“七”这个数字逐渐成为了一个充满仪式感的符号,融入了文化之中。
到了现代,“7”字在英语中已然成为了一个神圣而富有神秘色彩的数字。它在西方文化乃至全球文化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渗透于人们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希腊七贤、七大,还是七大美德等概念,都充分体现了“七”在文化中的广泛应用。
在探索这种文化影响的过程中,“拾文化”编撰团队致力于挖掘和传承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