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友情的文章(名家写朋友的文章)

2025-02-0812:25:34生活经验0

“王杨卢骆当时体,文坛翘楚共争辉。”究竟是怎样的四人,让“诗坛巨匠”杜甫如此赞誉?他们,是才华横溢的诗人,是心灵相通的挚友,更是风华绝代的“初唐四杰”

近日,备受瞩目的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如火如荼地开播了,其同名主题曲MV也同步上线。此趟诗意之旅将带您深入探究“初唐四杰”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众多网友纷纷表示,这次终于彻底理清了初唐顶级诗人的关系网。

01 一出道即巅峰的王勃

“初唐四杰”中,首屈一指的便是王勃。他的文章声名远扬,其中《滕王阁序》已成千古绝唱。公元675年,王勃南下交趾,恰逢南昌的重阳节,阎都督在滕王阁设宴,王勃受邀参与。在席间,他即兴赋诗作序,写下了“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的壮阔之句。

《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其文字之间总能给予读者新的感悟与灵感。王勃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与医学有着深厚的渊源,他深信“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

02 神童之间的惺惺相惜

在一次升平宴会上,讲经博士盛赞年仅10岁的杨炯对《汉书注》了如指掌,并批评了指出其瑕疵的王勃。小小年纪的王勃却毫不畏惧,当场与大儒辩驳。看这两位唐代“小孩哥”如何巧辩大儒,实属一大看点。

6年后,杨炯与王勃因诗结缘,互相欣赏。杨炯称王勃为“神降之才”,而王勃则赞杨炯为“无双”。这大概就是天才与天才之间的惺惺相惜吧!

杨炯16岁时,为送别友人房十三而作的五言诗《送临津房少府》,被王勃誉为“传世之作”。而王勃为送别杜少府所作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亦被杨炯赞誉为“真正的传世之作”。

03 长安城中卢照邻的笔下繁华

长安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以其宏大的气派和遍地王侯而闻名。“初唐四杰”也梦想能在这里留下自己的痕迹。

公元668年,王勃、杨炯与卢照邻齐聚长安,他们一同抚琴论诗,成为了知己好友。卢照邻的《长安古意》是他年少时期的作品,被后人誉为“初唐七言歌行代表作”,写尽了长安帝都的富丽华赡。

04 骆宾王的才情早现

初唐时期,每当寒食节,长安都会有斗鸡娱乐。其中在英王府和沛王府之间的斗鸡盛会更是引人注目。在这里,“初唐四杰”齐聚一堂。

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中最早成名的。他7岁时所作的《咏鹅》便已传世,惊艳了千年。这首诗将鹅之姿、水之韵描绘得生动鲜活。

这四位杰出的诗人不仅以其诗才闻名,更引领了唐代诗坛的变革浪潮。他们坚信诗歌的灵魂不在于辞藻堆砌,而在于心灵之声的真实流淌。他们以个人情感和凌云之志融入字里行间,开辟了唐代诗歌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

更多关于“初唐四杰”的传奇故事和精彩瞬间,请戳视频,一同回望他们人生的辉煌与谷底,感受他们之间的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