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绘谱,自若深情》
在壮美的国歌《我和我的祖国》里,唱着“我和我的祖国,永远不可分割。”这是对祖国无尽的歌颂,每一音符都诉说着我们深深的情感。身为儿女,我们对祖国的赞歌永无止境。前篇我们曾探索了我国的地形、气候与水文特征,今朝我们继续探索我国自然地理的独特魅力,领略地理位置、植被和土壤等自然地理元素的独特之处。
探索祖国的自然地舆(二)
从经纬度看,我国坐落于东经73.5°E至135°E之间,纬度跨越4°N至53.5°N,地处北半球和东半球。我们位于中低纬度地区,拥有丰富的热量资源,覆盖了热带、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为农业的繁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多数港口无结冰期,可全年通航。
我国的地理位置
从相对位置出发,我国位于亚欧的东部,紧邻太平洋的西岸。这种“北依、南向海洋”的地理位置,既可通海运连接南北美洲、南大洋等大洲进行国际贸易往来,又能借陆路运输通往欧洲、非洲和亚洲的其他部分。与亚洲的所有分区为邻,包括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邻国数量达14个,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地理的边界
植被作为自然地理的重要元素,其分布受气候和地形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陆地自然带多样且分布广泛。在东部季风区,由于丰富的降水,森林自然带从南到北依次展开,体现了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其中秦岭淮河一线将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进行了精准的划分。
探索我国的自然植被
再看土壤这一重要资源。土壤是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宝贵财富,它不仅承载着地表的植被生长,还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密切相关。我国土壤种类丰富,尤其是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土壤类型从南到北呈现出多样性。而东北地区的黑土带是我国的肥力最高的土壤之一,同时四川盆地分布的紫色土也是极具特色的土壤类型。
品味祖国的土壤之美
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变化,自然带呈现出从温带落叶阔叶林到温带草原再到温带荒漠带的更替变化,体现了明显的“干湿度地带分异”。而青藏高原地区的高寒气候孕育了独特的高寒植被带和珍贵的材资源。
青藏高原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