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之形,初心之变
无端篡改:自然之美遭遇畸形之伤
如徐徐翻开的卡通图册中,徐家狸藻旁那迷彩小乌贼的“新装”,在商业的笔触下,小动物们正经历着怎样的变奏曲?为了吸引顾客的目光,不少商贩正肆意改变着它们的自然之美。专家强调,这背后的“变妆术”不仅仅是美化,更是给动物带来的伤痛以及潜在的对人与环境的危害。
穿衣易容,初心之苦
乌龟背上的雏菊与担忧
傍晚的广场上,四岁的果果捧着一只塑料盒,盒内的小乌龟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龟壳上开满的白色雏菊与草绿色覆盖的体态,为小乌龟增添了一抹绚烂。而这样的绚烂背后,却是商贩的刻意为之。
在儿童玩具与用品的商场中,这样的彩绘小龟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它们被装在笼子里,龟壳上印制着各种卡通图案,价格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而在网络上,这种彩壳龟、炫彩龟等更是普遍存在,图案多达上千种,价格更是低至几元一只。
询问得知,这些图案并非真正的“印制”,而是通过类似手机壳的打印喷绘工艺完成。有的还会加一层膜以使图案更持久。甚至有网店公开了制作视频——固定小乌龟于平板上,喷绘后清洗再包装。然而这背后的工艺,却是对小乌龟的一次次伤害。
审美之疑,自然之呼
生命之尊,岂容轻改
科普作家李维阳表示,这些彩绘乌龟以及其它被改装的动物,背后都是商家逐利的手段。他回忆起过去乌龟价格的变迁,如今商家通过改装后提高售价,给乌龟的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更为让人痛心的是那些被残忍改装的动物。如鹦鹉鱼的“一颗心”造型,通过激光刻字与剪尾等方式来形成特殊的形状。这种行为在李维阳看来,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他强调,无论是什么生物,都应得到应有的尊重。他回忆起过去那些为了迎合市场而随意改装的宠物,最终都以生命的消逝为代价。这些年来他一直倡导保护生命。
监管之声,法网之规
邮寄与法律的界限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的孙全辉表示,商家对野生动物的易容改造不仅仅是美观问题,更是涉及到动物的健康与福利。野生动物的每一个交易环节都可能对它们造成伤害。
逃逸或被遗弃的异域宠物可能成为物种入侵的源头,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如巴西龟的泛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不仅威胁到同类物种的生存,还可能导致基因污染。
对于商家对异宠的改装行为,孙全辉认为应加强监管。事实上,《国邮实施细则》明确规定禁止寄递活的动物。通过网络平台售卖和寄递野生动物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保护每一个生命体是全社会的责任。希望商家能尊重自然规律与生命尊严,停止对动物的伤害与。同时呼吁公众加强自我约束,拒绝消费任何不尊重生命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