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抛弃单一标准,接纳人生多元之景。
当懂得了世界的多彩,对不同个性的尊重,那么大部分的人生困扰与痛苦都会消散于无形。
这个世界绝无两片完全一致的树叶,更无两条完全平等的生命轨迹。每个人的历程、环境、性格各异,不理解对方时,切勿以同一尺度去衡量和要求对方。若能以宽容的态度看待人生,既不会强求他人,也不会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痛苦。
《菜根谭》中有一言发人深省:
人的际遇有齐有不一,怎能强求自己与众不同?人的情感有顺有不顺,岂能强求他人皆顺从己意?以此为镜,修正自我,亦是一种修行的。
当遭遇不如意的境遇时,我们应摒弃过度追求平等的心态。
这世上并无绝对的公平,公平只是特定情境下的相对而言。无论贫富贵贱,每个人都要面对生命的轮回,虽然出身和财富的差距看似不公,但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无法抉择的课题。
不应追求无谓的平等待遇,因为这不仅无法达成目的,更会给心灵增添负担。那些总与他人比较的人,其实是在自寻烦恼。真正的智慧在于坦然接受现状,尊重这世界的千差万别。
正因为这大千世界的多样性,才构成了如此精彩的世界。每个人都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面对世间万象时,应学会欣赏这个世界的万千差异。
身居优渥之地时,切勿以狭隘的眼光和标准评判他人及世界。
请记住:“当你想批评他人时,先想一想并非所有人都拥有你那样的条件。”人们往往难以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容易带着主观情绪和意识去评判。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可能会自认为站在道德制高点,带着优越感去指责他人。
遗憾的是,很少有人反思,若置身其境,自己是否会做出同样的决定。正所谓:“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这是因为井蛙被井底的空间所限,夏虫被时节所限。
生活中不同的角色和环境会塑造不同的情感和态度。正如庄子所言:“小智慧无法理解大智慧,寿命短者无法理解寿命长者。”这种认知上的局限是世间诸多困扰和痛苦的根源。
角色不同时怎能以同一标准来衡量呢?我们应该学会包容和理解,用更高的认知去面对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