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检测技术
对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可采取一系列精细的操作来检测。通过合适的工具,如钻头或凿子,在指定区域表面打造一个直径大约为15mm的孔洞。此孔洞的深度大约等同于保护层的厚度。清理孔洞内的粉末和碎屑时,应避免使用液体冲洗。随后,立即在孔洞壁的边缘处滴入浓度为1%的酚酞酒精溶液。用钢尺测量从混凝土表面到深度不变色(未碳化部分通常呈紫红色)的典型交界处的垂直距离,重复测量1~2次,所得的距离即混凝土碳化深度值。每次的测读精确至0.5mm。在选定测区中,选取n个碳化深度测点,获取相应的测量值后,即可计算平均碳化深度值。
二、混凝土回弹仪的操作与碳化深度测量方法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是常见的建筑构造形式。无论是楼房、桥梁还是公路,都离不开混凝土结构。为了检测这些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强度,混凝土回弹仪成为了现场无损检测的得力工具。接下来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回弹仪的回弹值及碳化深度的测量步骤。
(一)回弹值的测量
1. 在进行检测时,确保回弹仪的轴线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检测面。缓慢施压并准确读取数值,然后迅速复位。
2. 测点在测区内应均匀分布,相邻两点的净距离不应小于2cm;测点距离外露钢筋或预埋件的距离也不应小于3cm。同一位置只能进行一次回弹。每个测区记录16个回弹值,每个回弹值的读数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二)碳化深度的测量
1. 完成回弹值测量后,在具有代表性的位置上开始测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选择的测点数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若碳化深度的极差大于2mm,则应在每个测区单独测量碳化深度。
2. 测量碳化深度时,可使用专用工具在测区表面制造直径为15mm的孔洞,其深度需超过混凝土的碳化深度。清除孔洞内的粉末和碎屑时,应避免使用水冲洗。在孔洞边缘处滴入1%的酚酞酒精溶液后,已碳化的混凝土颜色不会改变,而未碳化的混凝土会变为红色。当已碳化和未碳化的界线清晰可见时,使用深度测量工具进行多次(至少3次)测量,取其平均值,精确至0.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