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朝雨轻尘新,
客舍边柳色嫩绿鲜。
劝君再饮离别酒,
西去阳关人未还。
这首诗,出自王维笔下,他赠予友人于西北边疆行前。诗的别名为“赠别曲”,因其旋律独特,常被谱曲传唱,又得名“阳关三叠”和“渭城曲”。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阳关三叠》的魅力。在唐代,此曲可三唱,即反复叠唱三遍。至于其具体的唱法,历史长河中各家争鸣。
现在,让我们一同欣赏这首诗的精华所在。
一、首二句“渭城朝雨轻尘新,客舍边柳色嫩绿鲜”为景语,生动地展现了送别的场景。其特色有三点:
1. 短短数语间,就勾勒出了送别的时间——早晨、地点——渭城客舍,以及当时的环境氛围——细雨初晴、尘土清新、柳色青青。这如诗如画的场景,与友人即将远赴的荒凉边疆形成鲜明对比。
2. 运用双关手法,将依依不舍的情感寓于景物之中。“柳”与“留”谐音,自古送别之处植柳即寓意此情。王维恰在柳树新绿之际送别友人,妙句天成,“客舍边柳色嫩绿鲜”一句更是情景交融,艺术效果非凡。
3. 反衬手法的巧妙运用。前两句描绘的美景让人陶醉其中,几无伤感之情,实则为后文的离别之情做好铺垫,高超的艺术造诣由此可见一斑。
二、后两句“劝君再饮离别酒,西去阳关人未还”为情语,其妙处亦有三点:
1. 前后呼应而又意蕴深长。诗中的“阳关”照应了题目,暗指友人将赴的荒凉之地。春风难度玉门关的寂寥情境在诗人笔下得到了艺术的表达。
2. 直抒胸臆与暗写情景并举。诗人以呼告的手法直接与友人对话,同时暗写了饯别宴席间的情景。读此两句,不仅可听到诗人的劝酒声,还可看到离别的千言万语与不舍的氛围。
3. 反衬或对比手法的运用。前两句写景之美好与后两句抒情之凄清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三、整首诗运用了反衬和对比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有评者称其为“轻快而富于希望”,实则不然。诗中之景恰恰是为了衬托离别之情之深重,使人更觉催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