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那位从贫困环境中走出的才子,如今虽未至天命之年,却因长期过度劳累而选择返乡休养,我深感惋惜与思考。
当年,他的父母在贫瘠的土地上辛勤劳作,节俭度日,目的就是为了供他走出这片土地,成为他们的骄傲,也是整个村庄的楷模。
他亦不负众望,在父母的殷切期盼中不断前行。为了不辜负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睛,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也为了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被使命感驱使着,每天超负荷运转。
在外人眼中,他是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的典范,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却忽略了他的早生华发和日渐消瘦的容颜,只看到了世俗成功光环下的他。
身体最终发出了警告,那是一种痛彻心扉的提醒!他终于明白,健康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多么深刻而痛苦的领悟啊!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放下如日中天的事业,回到那个他曾经努力拼搏的小山村。他让疲惫的身体在青山绿水间得到休憩,让匆忙的脚步慢下来,等待被遗落在后的灵魂。
微风、暖阳、粗茶淡饭和满天星辰,这一切都在慢慢治愈他的伤痛。这片土地接纳了他奔波劳碌的灵魂。
听他娓娓道来,尽管满面沧桑,却流露出内心的微笑。这让我心中泛起涟漪。
适度使用自己的身体是一种巨大的自律。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度,过度则不及。
《吕氏春秋》曾言:“抽干水池可捉鱼,但明年则无鱼可捉。”此言同样适用于人类。世间万物皆有度,超越了限度便可能需以更高的代价来偿还。
一位智者曾说,用健康换取其他身外之物是人类的最大错误。健康才是我们在世的最大本钱,但人们在健康时往往意识不到其重要性。
即使我们听过无数次“注意身体”、“不要熬夜”等忠告,我们也可能不当回事。在健康时,我们可能熬夜、暴饮暴食甚至透支健康来,这些成为生活的常态。直到健康出现问题时,我们才意识到:原来没有健康,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虽然身体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但过度依赖和透支终会耗尽这份能力。不透支自己是一种难得的自律。
愿我们都能成为真正自律的人。
注:本文为张继霞所写,齐鲁壹点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