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学——揭秘千克与斤的微妙联系
数学,如同一道隐秘的线索,悄无声息地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只要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数学其实并不遥远,它就在你我身边,如同一位无言的伴侣。随着孩子们逐渐成长,他们的思维世界也在不断扩展。当画笔的形式或许已无法满足他们的探索欲望时,提笔书写自己眼中的数学,便成为了一种新的探索方式。这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文学素养,更让他们学会了留意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对于初学数学的孩子们,我推荐他们以“画”为媒介,感受数学的魅力;而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我将“画”与“写”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推荐给他们。通过“画”,孩子们可以更直观地解决数学问题;而“写”则能引导他们更深入地观察生活,记录边的数学故事。
采用“数学日记”或“数学周记”的方式,“写”数学成为了孩子们表达自我的一种途径。他们可以用文字记录下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点点滴滴,内容可以是多样化的,只要与数学有关,都可以成为他们笔下的素材。
以下是我布置的作业内容:
“书写生活中的数学”
作业布置时机:在学习了“千克和克的初步认识”后
作业内容:亲爱的孩子们,我们已经探索了许多与“千克和克”相关的数学知识。这些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相信你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寻找身边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并试着用文字记录下来吧!
看看学生们的作品:
你了解千克与斤的关系吗?
今天,我复习了第二单元学到的知识。当我们称量较重的物体时,就会用到千克这个单位,它可以用英文字母kg来表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斤。你知道吗?1分的大约重1克,而1袋奶糖重约100克时,就有10袋这样的奶糖重达1千克。
在我国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千克和克,我们还会用到斤和两这两个单位来表示物品的重量。你知道吗?1斤就等于500克,而1两则是50克。有趣的是,以前我国长期使用的计量方式是1斤等于16两,这也成就了成语‘半斤八两’的由来。
通过‘写’数学,我发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的奥秘。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数学的魅力无处不在。
“写”数学不仅可以记录学习中的活动、想法和收获,还可以记录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它可以是你异想天开的质疑,也可以是你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为了写好数学,我们需要学会收集和整理写作素材。平时,我们可以准备一个‘我的金素材’本子,记录下平时学习、观察、讨论中的灵感和金点子。
“写”数学就像是在记录生活中的小故事。它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写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写”数学,我们可以发现数学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