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乃我间流传已久的习俗之一。自冬至起始,便正式踏入“数九寒天”的阶段。那么,2019年的数九从何时开始?“数九寒天”又蕴含何意?缘何我国有“数九”的习俗呢?哪一段的数九天最为寒冷?让我们一同探秘。
“数九寒天”特指一年中最严寒的一段时间。“数九”则是古人从每年冬至日开始数日子,每九天谓之“一九”,共计九个“九”,直至数至“九九八十一”。若以今年为例,冬至日落在12月22日,那么今日已是“一九”的第四日。古语有云“九尽桃花开”,即数至第81天,冬日已过,春日将来。
“一九”的日子:始自2019年12月22日,止于2019年12月30日。
“二九”的日子:始自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1月8日。
依此类推,分别列出“三九”、“四九”、“五九”、“”、“七九”、“”、“九九”的时间段,让读者对数九的进程有更清晰的了解。
那为何古代人们会兴起“数九”的习俗呢?
众所周知,古代的冬天异常寒冷,取暖条件有限,人们对寒冷的感触远超今日。冬天时常有因寒冷而导致的悲剧发生,故冬天是古时生命安全的一大威胁。
因天寒地冻及心理的恐惧感,古人常觉冬季漫长难熬。那时人们的娱乐活动较为单一,尤其在寒冷的天气里,户外活动减少,家中呆的时间较长。聪明的古人便创造了“数九”的方法以消磨时光,一方面可打发日子,另一方面也寄望寒冬能尽快过去。
除了“数九”,古人还有多种相关玩法,如“画九”、“写九”及九九歌等。其中,“画九”常以梅花图式或圆圈式呈现,可视为古人独创的一种阶段性“日历”。
哪一段的数九天最为寒冷?有言道:“数九寒天,冷在三九”。这里的“三九”指的是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从冬至后的第十九天至第二十七天。一般而言,“三九”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恰近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
数九,是老祖宗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智慧,至今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需注意的是,这一习俗并非在全国各地都适用,仅适用于我国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