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弯弯算算尾巴少三(十字变小鱼)

2025-02-1000:45:31百科知识0

湖南,这一方水土,人们的饮食习惯独树一帜,向来为人称道。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曾提笔写下了关于湖南人对于茶叶的喜爱的一篇文章。湖南人,他们不仅对茶情有独钟,更是将品茶的仪式感演绎得淋漓尽致。每当品茗之际,他们总是喜欢用食指刮起杯底的茶叶,无论是泡发后的茶叶还是余味犹存的茶水,都让他们吃得津津乐道,不舍残余。

不仅如此,湖南人的味蕾似乎对于鱼食也有着独特的偏爱。

就在今日晚餐之际,又见一道火焙鱼楞子炒青椒的美味佳肴上桌。这金黄小鱼楞子令人垂涎欲滴,它是湖南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株洲宁康养护院食堂的潘厨师所烹制的鱼楞子菜,更是色香味俱佳,香脆可口,让人忍不住咀嚼时牙齿发出格吱格吱的声响。

我在湖南生活了大半辈子,过去在乡间钓鱼时偶尔品尝过塘主老乡家的鱼楞子。那看似不起眼的小鱼,却有着别具一格的美味。我很少在饭店或他人家中用餐,或许因此显得有些孤陋寡闻。

“鱼楞子”,这一称呼其实指的是那些小巧玲珑的幼鱼野鱼。按照我们江浙一带的俗语,这些小鱼小到连头带尾不过一二个厘米长、二三个厘米长。经过烟熏火焙后,小鱼表皮略呈金黄,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香味,因此有了“别有风味”、“独树一帜”的说法。

尽管许多外地人初尝不习惯其味道和质地,开始我也有些不适应其外观和口感。但正是这种小鱼的独特之处,让我每次见到它们上桌时都会回想起大力倡导的保护水域生态的举措。我们应当反对在星罗棋布的小湖小塘中使用如“定鱼”、“沉渔”这类针对小鱼的捕捞方式。因为这些小鱼也有生命,其短暂的生命周期更让我们感到珍惜与惋惜。

对于捉鱼的记忆,可以追溯到我青年时期到农村钓鱼的经历。那时候,我经常见到乡村的婆婆妈妈们使用一种特制的纱网工具“定鱼”。这种工具用旧蚊帐的纱布制成,形状方而不超过一米见方。她们用竹子制成一个简单的框架并覆盖纱布来捕捉小鱼。这种方法虽然效率不高,但却让我深刻理解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除了对小鱼的独特喜爱外,湖南人还对嚼槟榔、吃腊鱼腊肉等美食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