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今年我们迎来了一天额外的惊喜!
众所周知,我们常说一年有365天,那么这多出的一天又是从何而来呢?为何2月有29天呢?
这要谈谈我们常用的公历。公历是当前国际通用的历法,也叫格里高利历。在世界大多数地方都被使用。如果我们更加通俗易懂地描述,它就是我们常说的阳历。
提及大英图书馆收藏的唐朝日历,公历的历史起源和演变逐渐展开。
在1582年的某个时刻,教宗格勒哥里十三世对历史悠久的儒略历进行了和替代,引入了格里历。这一新的历法主要对闰年的计算方式进行了调整,使其平均年长为365.2425天,更加接近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实际周期——回归年或太阳年。
这一变革离不开两位杰出人物的努力。他们是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阿洛伊修斯·里利乌斯和会神父兼天文学家克里斯托佛·克拉乌。他们联手了儒略历的历法体系,使格里历成为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历法。
自1912年起,也开始采用格里历。由于传统历法是阴阳历,格里历在中文中又被称为阳历或新历。
在阳历中,存在闰日的年份被称为闰年,而普通年份则被称为平年。平年有365天,而闰年则为366天。在格里高利历中,平年的二月为28天,而闰年的二月则为这多出的一天——29日。
闰年至关重要,因为它的存在让我们的日历年更加贴近太阳年。举例而言,当您所居住的七月份为炎热夏季时,如果在数百年后仍然以错误的方式安排季节,七月就可能落在寒冷的冬季!
太阳年又称为回归年,指地球绕太阳一圈,黄经变化360°的时间。这个周期由地球上观察者的角度确定,并用于计算黄道上相同点之间的时间差。岁实作为特有的回归年概念,指从冬至再回到冬至所经历的时间。
许多其他行星的轨道周期各有不同,但其存在闰年的原因都与行星绕太阳和自身轴的自转不完全同步有关。不仅是我们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也有相同的机制。
因此现在你是否对这一年额外之日的来源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呢?
让我们通过学习天文知识,来探寻更多关于时间和宇宙的奥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