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梅是什么意思,不同季节的出梅含义

2025-02-1002:49:51常识分享0

闭门谢客避暑热,蓬门深闭更显幽。青苔留鸟篆,绿意垂残叶。7月23日,正值大暑时节,宋代诗人张耒的《大暑书事》描绘了古人避暑读书的闲适场景。在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这个夏日所举行的“节气·诗意江南——长宁二十四节气非遗传承创新系列活动”中,市民得以仿效古人,沉浸于一份清凉的传统文化体验。

大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位,标志着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到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载:“大暑乃盛夏之极,热气也。”上海的市民们在此时节中并未逃避知识的渴求。在酷暑中,市民们不约而同地到这一文化盛会中。

活动现场别具一格,主题为《大暑书事:探寻甲骨文的奥秘》。该活动以“节气之美”人文和“匠心之韵”艺术体验两大板块为主轴展开。内场的中,“小象汉字”创始人刘良鹏先生分享了甲骨文与汉字起源的渊源。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廿四节气的故事”娓娓道来。甲骨文中的“夏”字,由“頁”字添加“手和武器”组成,生动展示了古人的智慧与勇气。

外场的“匠心之韵”艺术体验区则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王盈领引大家亲自动手制作甲骨文团扇与荷花团扇,同时也以她的插画为市民们带来了夏日的清凉与愉悦。孩子们也亲身体验到了古代文明的智慧和艺术的魅力。

而在这个盛夏时节,“舌尖”上的活动同样令人期待。酸梅汤作为传统的消暑饮品,以乌梅、生山楂等原料熬制而成,香气四溢。无添加的酸梅汤解渴生津,吸引众多市民排队品尝。

“节气·诗意江南——二十四节气非遗传承创新系列活动”由上海长宁区文化局主办,该活动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感体验,带领公众深入感受节气的魅力与江南文化的韵味。在这个小小的雅集中,市民们徜徉于传统文化之中,暂时忘却了酷暑的炎热。

整个活动在传承与创新的双重推动下,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通过这次活动,人们不仅了解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在炎炎夏日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清凉。